【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肥胖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两组均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其中选用腹腔镜手术设为观察组,而选用开腹手术的设为对照组,分析讨论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导尿时间和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淋巴囊肿和切口延期愈合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可全面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肥胖妇女
子宫内膜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诱发因素包括肥胖、血脂代谢障碍等等。子宫内膜癌不仅影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加重了女性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子宫内膜癌一般选用手术治疗予以根治,但治愈性不高,同时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可加入激素或辅以化疗,积极促进病情转优[1-2]。本次研究准备针对肥胖子宫内膜癌女性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评估两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某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中年龄在37~58岁,平均年龄(51.26±10.58)岁,BMI--(30.18±2.84);观察组年龄在38~57岁,平均年龄(50.39±10.87)岁,BMI--(29.86±2.75)。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研究者;②未患有其他重大器官功能障碍疾病者;③精神状态正常者;④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者。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精神状态异常者;③处于妊娠期者;④合并心脏病或肺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腹腔镜手术。选择第一穿孔位置,于脐上4 cm处;置入腹腔镜后,保持臀高头低的状态,呈25°角。经阴道镜举宫杯放置其中,保持14 mmHg的气腹压力。做第二三次穿刺孔于左侧与麦氏点对应位置;第四五次穿刺孔于平脐正中线左右至3-4 cm处。探查腹腔,留取腹腔冲洗液检测脱落细胞[3-4]。切开子宫圆韧带,将两侧侧腹膜打开,是骨盆漏斗韧带保持游离状态,高位电凝后予以切断。于子宫峡部水平电凝将子宫动静脉予以切断,同时切断双侧主骶韧带,切开阴道穹窿,经阴道将子宫及双侧附件取出。将纱布卷塞入腹腔内,并于子宫标本送检,确定分期。切除盆腔淋巴结,将其置入标本袋。于镜下,将阴道残端予以缝合,术后再将引流管置入第二穿刺孔。
对照组--开腹手术。选择切口位置,于左旁正中自耻骨联合,在接近脐部3-4 cm处。其他操作同腹腔镜手术。
1.3 观察标准
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①阴道出血(不规则出血,出血量多)。②阴道排液(排出混有血液或为脓性伴有臭味渗液)。③疼痛(肿瘤压迫神经致腰骶部下腹部)。④经检查,早期无症状,晚期表现为子宫增大变软。
疗效标准:①对比两组的留置导尿时间、排气时间;观察计算并发症--切口延期愈合、淋巴囊肿的概率值。②对比临床相关指标--淋巴结-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x2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时间值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留置导尿时间和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淋巴囊肿和切口延期愈合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时间值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以腹部包块、疼痛、阴道出血和排液为主要表现。子宫内膜癌是威胁女性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类型,以肥胖为主要诱发因素。经相关数据统计,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更大,且占有超过一半的比例值,属于血压血糖双高的合并疾病类型。临床上一般选择采用手术为主,化疗和激素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判定依据不充足,因而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导致延误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而本次研究经相关诊断确诊后决定选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行治疗,经比对得知,腹腔镜手术更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操作技术相较于开腹手术更为成熟[5-6]。本次研究对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术后的排气时间和留置导尿时间也相对较短,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有所降低,这表明腹腔镜手术后,女性患者的预后较好,临床疗效较高。
综上所述,肥胖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可全面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促进病情转优。
【参考文献】
[1]林仲秋. 《FIG0 2015妇癌报告》解读连载二——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5, 31(11):986-991.
[2]周琦, 吴小华, 刘继红,等.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 34(08):52-58.
[3]彭鸿灵, 赵霞. 2015年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中国医师杂志, 2015, 17(08):1144-1146.
[4]S.Nougaret, M.Horta, E.Sala,等. 子宫内膜癌MRI分期: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最新指南[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 42(02):128.
[5]林仲秋. FIGO IGCS妇癌分期和临床实践指南(之四)子宫内膜癌[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06):381-382.
[6]李小毛, 梁常艳. 2009年版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广东医学, 2009, 30(11):1593-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