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代谢和排毒的重要脏器,同时也具有重要的造血功能。肝脏是血管瘤多发部位,当发现肝血管瘤后,患者通常表现出极大的担忧,那么肝血管瘤可怕吗?它有哪些临床特点,我们该如何处理?
1、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肝脏原发性良性肿瘤,是肝脏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组成的团状结构。肝血管瘤有大有小,大部分瘤体的体积较小,直径小于2cm,在临床上单发、多发都有出现,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肝血管瘤恶变的报道。
肝血管瘤的发病率在0.4%~20%这个范围,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但是中年女性更为多见,男女肝血管瘤发生比例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高者可达1:6,低者可达1:1.2。通常患者病发并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包块和上腹部不适,但是持续1-3周后会自动消失,极少部分患者会持续出现,因此病发后很难察觉,大部分患者是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
2、肝血管瘤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目前为止肝血管瘤的病因还未明了,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和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其根源在于血管内皮血包出现了异常增生。
部分学者表示肝血管瘤是因为肝内毛细血管发生了感染并出现了变形,致使毛细血管扩张成为空泡状,并引发气周围血管的充血和扩张,进而影响了区域性血循环,最终使得肝血管形成了海绵状扩张结构。也有研究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会引发血管瘤,人体中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升高,会促进肿瘤的生长,这也侧面解释了肝血管瘤女性患者多余男性患者的原因。
肝血管瘤的诱发因素复杂,其中怀孕、服用避孕药、青春期等都有可能会诱发肝血管瘤的发生。
3、肝血管瘤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肝血管瘤大部分患者病发后没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包块和上腹部不适,这是因为肿瘤较小,不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若肿瘤较大,会对肝被膜和胃肠道等邻近组织器官产生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隐痛、食欲下降等症状。若血管瘤中出现了急性出血情况,或形成了血栓以及出现了炎症反应时,患者还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可伴有高热和肝功能异常情况出现。
同时巨大血管瘤会压迫周围的组织和气管,例如会对食道的下段产生压迫,导致患者吞咽出现困难;会对患者的胆道产生压迫,到时患者出现胆汁淤积以及黄疸症状;会对患者的门脉系统产生压迫,导致患者出现腹水和脾大等症状;对膈肌产生压迫,致使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等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若我们出现了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肝血管瘤的可能性。
4、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目前唯一根治肝血管瘤的办法是手术切除,若患者的肝血管瘤较小,没有临床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在确诊后患者需要每间隔6~12个月到医院接受一次超声检查,以观察其是否有什么不良变化。手术治疗包括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通常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该术式实现治疗目的。近年来随着消融技术的引入,体积较大的肝血管瘤开始逐渐采用射频消融技术进行治疗,但是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例如贫血、急性肾损伤等,同时还有可能出现消融不完全的情况,因此在治疗前需要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证,治疗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施治。
5、肝血管瘤患者能怀孕吗
相关研究显示雌性激素和黄体酮的使用会导致血管瘤的增大,停止用药后血管瘤的体积又会发生回缩,侧面提示激素水平有可能会影响肿瘤的生长。
目前,虽然有关于妊娠合并肝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报道,但是怀孕是否会增加肝血管瘤破裂的风险,学术界并没有统一定论,依旧存在争议,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将雌激素和血管瘤的生长联系到一起。因此对于血管瘤体直径小于5cm的患者,若复查瘤体大小显示没有明显变化,可以正常怀孕。若肝血管瘤患者的瘤体超过5cm,复查发现瘤体体积在逐渐增大,那么为了降低风险,可先接受切除手术治疗。然后再安排怀孕计划。
6、确诊患有肝血管瘤后怎么办
当检查确诊患有肝血管瘤后,我们也不要过于慌张,只要瘤体直径小于5cm,且没有增大趋势,通常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对于这类没有症状的小肝血管瘤,通常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疗。在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即可,以免肝部发生剧烈的碰撞。
虽然小肝血管瘤不需要治疗,但是患者确诊后需要定期取复查,日常影视以清淡为主,多摄入维生素和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患者平时还需要多休息,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患者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并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例如有氧体操、漫步等,运动时需要注意运动量,不可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