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运用效果。方法 :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护理;自我效能
Effect of self-efficac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Wang Yan-q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Qianjiang National Hospital, Chongqing, 409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lf-efficac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elf-efficacy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self efficacy energ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self-efficac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Self efficacy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Peptic ulcer; Nursing; Self-efficacy
消化性溃疡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类消化道黏膜慢性炎症,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痊愈,易引发消化道伴发出血症状[1]。消化性溃疡患者炎症反应明显,自身免疫能力较低,在病症影响下易产生心理负担,常常伴生焦虑和抑郁情绪,不仅损害患者身体健康,还会对疾病的认知发生严重偏差[2]。自我效能护理是指采取多种方式的护理方案减少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纠正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态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6]。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7.33±6.5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5.2±1.2)年。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8.42±7.06)岁,病程10个月~11年,平均(5.4±1.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每次服用埃索美拉唑40 mg、替硝唑 1 g、阿莫西林500 mg,2次/d,持续服用两个月。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关注日常饮食及活动,密切监察患者临床表现。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护理:(1)护理目标的制定:患者入院治疗时根据其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目标,将总目标分解为每个护理时期的分目标,鼓励患者逐步完成。当分目标未及时完成时,需鼓励并协助分析失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2)对患者诉求了解及鼓励:了解患者心理诉求,主动与患者保持沟通,通过鼓励、建议、指导或协助等方式加强医患和谐关系。(3)患者及家属经验指导和健康宣传:在交流过程中掌握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对于存在错误或不全认知的患者,需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或肢体形式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特征、治疗和注意事项,例如介绍这类疾病较成功的案例。(4)患者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给予患者正确的疾病定义,有效抵抗外界不利影响因素,有利于培养患者自我调控能力;(5)加强对患者的运动护理: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身体素质降低,需在护理条件下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程度:自我效能感来自于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指的是个人对自己行为、心理的控制,反映的是个人对于采取适当行动挑战外界障碍的信心,用以提高个人处理各种压力的能力。本次实验自我效能表总共10个项目,包括“遇到困难时,我总能涨到办法”等,各项目评分均为1-4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好[3]。
1.4 统计分析
本实验数据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userUpload/1(84610).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反复性消化道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极易并发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因疾病迁延不愈且为无规律性反复,常表现出低落、烦躁焦虑等情绪状态[4]。再加上患者无法有效控制自身情绪波动,其神经异常兴奋,导致疼痛阈值逐渐降低,对疼痛的感官更明显[5]。就目前来讲,临床医学尚未清晰分析慢性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发病诱因,无法对消化性溃疡疾病提供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法,因而需从护理角度辅助该类疾病的治疗。有研究[6]表示,患者出现溃疡部位出血多是由作息不规律、饮食方案不当等导致的,对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恢复造成巨大阻碍。因此,在治疗期间需严格控制患者的作息时间,保证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再加上合理的自我效能护理,可有效加强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提示自我效能护理对患者的正面干预效果更强。
总之,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施以自我效能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看,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伟.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0):2818-2821.
[2] 严云霞,陈会敏.自我效能护理措施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4):717-719.
[3] 梅霞云.自我效能护理措施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7):2103-2105.
[4] 王雪卓,王玥,蔡淼等.自我效能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4):96-98.
[5] 洪素丽.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7,25(4):140-141.
[6] 卫艳红.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9):1702-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