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们经历了疼痛、紧张的分娩过程,终于迎来了宝宝的出生。新妈妈们一定会感到兴奋、开心。但是也不能忽略了自身身体调养工作。多数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产后护理事项了解较少,自护能力较差,这不利于子宫恢复。本文就产后护理做出相关解释,希望对新手妈妈们有所帮助。
新妈妈们的子宫恢复时间需要多久呢?准妈妈怀孕后,子宫重量会逐渐增加,在分娩时重量大约增加到1000克。分娩后,子宫将开始收缩,子宫底部的高度每天将下降约1-2厘米。 分娩后约10至14天,子宫变小并进入骨盆腔。通常情况下,子宫在分娩后需要6-8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始大小。
随着胎儿的娩出,子宫的收缩,蜕膜组织加上少量血液、上皮细胞、白细胞、细菌等经阴道排除体外,这叫恶露排出。在新生儿出生后,恶露会在一定时间内排出。每一位产妇的体质存在差异,恶露排出情况也有所不同。但通常情况下恶露会在产后3周内排尽。若3周后仍有恶露排出则为异常状况。新妈妈们需在产后密切注意恶露排出情况。有的产妇可能会好奇顺产、剖腹产的恶露排出是否会有不同。无论是何种分娩方式,产妇们在产后4-6周内会持续排除体内的恶露。若新妈妈们此时在医院住院,护理人员会帮助产妇按摩腹部和子宫,促进子宫中的血液循环,从而排出恶露。产妇和家属可以注意护理人员的按摩手法,在出院后让家人按摩,促进恶露的彻底排出,确保子宫快速恢复。
产后新妈妈子宫恢复不好,有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引起,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1)新妈妈的子宫在分娩后恢复不佳,可能是子宫蜕膜未完全脱落或子宫内有残留物由胎盘和膜引起的,而这大多数是由分娩手术引起的。(2)新妈妈的子宫恢复状态不好,恢复缓慢,也可能是与自身身体素质原因引起的。若产妇有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或者子宫肌壁间肌瘤,会影响子宫恢复状况。而这类疾病则需要通过医疗技术进行诊断治疗。(3)新妈妈在产后经常憋尿或者排尿不畅通也会影响子宫的恢复效果。(4)新妈妈是初产妇,对产后护理的重视不足,护理技能较弱。
虽然初产妇恢复能力比高龄产妇、多产妇更强,但也要注意产后护理。
新妈妈坐月子之前的三个星期是身体康复的关键时期。如果产后护理规范,身体调养得当将极大地帮助新妈妈的子宫恢复。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月子之前的三个星期应该怎么护理。
第一周,初产妇们可以在分娩后第二天下床,早期下床不但能避免血栓,还能促进身体恢复。产后第二天可在室内缓慢走动,每天2至3次,运动量取决于身体状况,每次活动时间在20至30分钟最佳,这将有助于子宫的恢复。 产后6小时产妇肠腔胀气较多,且麻醉药物药效未消失,应在术后6小时后进食。术后前3天饮食应当清淡、富含营养,以易消化为主。可使用鸡肉汤面,鸡蛋汤,小米粥,牛奶等食物。在后续逐渐增加优质蛋白、纤维的摄入,饮食以低脂肪和低糖为主要成分,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在产后前几天应避免使用鲫鱼汤、猪蹄汤等油腻的下奶汤,随着身体的恢复方可食用。
第二周, 在这个星期中,新妈妈的子宫一直在恢复,不建议过度劳累,应当保证休息得到。新妈妈在第二周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轻度运动,例如产后体操,促进子宫的恢复,但是要注意的是产后活动须合理,不能为了尽快恢复身材而过度运动。新妈妈在第二周想要洗澡怎么办?洗澡以淋浴为主,禁止盆浴,避免细菌从阴道进入体内,导致感染影响身体复原。每次淋浴的时间不要太长,5至10分钟就可以。
第三周,新妈妈的身体在第三周恢复了很多,恶露可能在本周排尽。新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恢复状况做更多的活动,还应当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呼吸新鲜空气。 在此阶段产妇们可适当吃些红糖,但是红糖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祛瘀的作用,过量食用红糖不利于新妈妈的子宫恢复。食用过多会增加恶露,不利于子宫恢复。
综上所述,无论是初产妇、经产妇还是高龄产妇,科学做好产后护理和保健,对产妇恢复身体健康,婴儿健康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