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日常护理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生活与健康》2020年4期   作者:刘滟华
[导读] 我们要了解脑血管病患者的日常护理,首先要了解脑血管病的发生,
        我们要了解脑血管病患者的日常护理,首先要了解脑血管病的发生,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从脑血管开始讲起,向大家介绍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
        人体的脑血管包括两个供血系统,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的血液主要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主要流经大脑半球后2/5,、丘脑、脑干和小脑等重要部位。由于脑部大血管生理结构的影响,脑静脉血流缓慢,不易推动栓子,容易导致脑血栓,而脑动脉壁薄弹性差,在血压升高时,血液易突破血管的限制,导致脑出血。
        脑血管病,就是指脑部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不仅仅包括脑血栓和脑出血,还有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多种常见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如果这些疾病突发意外后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失语等严重后果,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经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脑血管疾病发生意外的几率极高,且致残和致死率也高于一般疾病。
       
        那么脑血管病是怎样发生的呢?
        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脑血管的管壁发生损害,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衰竭等心脏病变,高血压、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能对脑血管造成损害。血液成分的改变和凝血机制的异常均可减慢血流在脑组织中流通的速度,使血栓更易停留,阻塞脑血管。年龄、性别和遗传也是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长期吸烟和酗酒也会诱发脑血管突发疾病。此外,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以及肿瘤压迫临近大血管等基础疾病,都能增加脑血管突发意外的可能性。
        脑血管疾病在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先兆症状,比如脑供血不足会使人突然嘴歪、吞咽困难,有的患者还会表现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等症状,同时,患者还会表现出面部、嘴唇麻木,一侧肢体感觉障碍,视力及听力也会受到影响。
        脑供血不足的先兆表现有很多,有些患者还会有精神异常,表现为性格改变,以及智力下降等。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会有高血压,而血压的升高会使患者感觉到头晕、头痛。
        限于科技及医疗水平,目前仍然没有确切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通过纠正脂肪代谢,扩张脑血管来改善脑部血流不通畅的各种表现。鉴于此种原因,我们更应该重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在本篇文章中,总结了多种日常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管理、肢体锻炼、心理护理以及定期体检这五大类。
        一、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主要是皮肤护理和积极治疗原发病。由于脑血管疾病患者会有偏瘫、肢体无力等症状,需要长期卧床,如果长时间不动的话会患有褥疮,肌肉也会萎缩,因此,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提醒家属做好皮肤护理,做到经常帮助患者翻身,进行肌肉按摩等。
        脑血管疾病患者还会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病,患者应及时用药控制血糖水平和血压水平,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脑血管负担,使患者恢复速度加快。
        二、饮食管理
        中老年人常会有高脂血症,因此,家属和患者本人应严格控制患者油、盐的摄入,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患者长期卧床,排便会有一定的困难,家属还应根据这一点,管理患者饮食。
        此外,患者还应戒烟戒酒,限制摄取动物肝脏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
        三、肢体锻炼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家属就可以帮助患者按摩肢体,活动四肢,以保持肌肉及关节状态,防止萎缩;在患者情况好转后,应及时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比如支撑患者下床,或者在拐杖等工具的支撑下,进行缓慢行走等活动,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自理能力,建立信心,同时也能减轻家庭负担,对整个家庭的氛围都有积极作用。
        四、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脑血管疾病日常护理中很重要的一环。脑血管疾病致残率极高,瘫痪在床,不能移动,对患者是一种极大的打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因此,在患者卧病在床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脑血管疾病,使他们对此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疾病的后续治疗。
        而长期卧床的患者会有抑郁、焦躁等不同的精神异常,甚至会有严重的厌世情绪,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拖累,期望早点结束生命,家属应理解这些想法的产生,并给予患者鼓励,尤其是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做到细心、耐心,看护好患者,防止患者摔倒。家属还应避免使患者接触一些容易引起情绪大幅度波动的事情,防止再次引发脑血管意外
        总之,家属应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多多陪伴患者,时常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身体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五、定期体检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人,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注意细节,包括饮食、锻炼等,患者自身应注意日常血压水平,定期到社区或医院体检,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头痛、头晕等多种先兆症状,在感觉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从上述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护理可以看出,脑血管病极其危险,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重的负担。对此,社会上应加强对脑血管疾病知识的宣传,号召大家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多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