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液压铲在运行时间接近十年出现的故障率高的突出矛盾,系统的阐述了为降低设备故障提升台效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保证设备台效持续稳定发挥。
关键词:液压铲;故障率;标准力矩;故障树模型
前言:白云鄂博矿区地处蒙古高原南部,位于阴山之北的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境内东部、北部是由石英矿、东介勒格勒矿、主矿和西矿等所构成的高原丘陵,最高海拔1783米,南部、西部为延绵起伏的草原,中部城区地段为凹地,平均海拔1605米。白云鄂博矿区属内陆干燥气候区。由于受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温都尔汗等强冷空气的影响,每日均气温0℃以下的持续霜期217.3天。在此种气温条件下,保持采矿设备正常运行成为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1、问题原因
某公司液压铲于2009年底开始投入使用,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延长,设备老化情况也在逐渐加剧,各类电气、机械、液压故障频发。在复杂的液压系统维修过程中,故障的诊断和检测占全部维修工作量的很大一部分,公司液压技术力量的薄弱凸显。2018年利勃海尔ER9350液压铲平均8.2%,小松PC5500液压铲故障率更是高达19.05%,故障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设备效率的发挥。
2、具体应对措施:
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原始资料以及现场经验分析,对液压铲故障诊断不准及影响液压铲的故障率的原因展开分析,确定导致故障不能及时排除的原因:①技术人员、专职点检人员对液压系统图构成了解不够透彻;②维修人员素质缺乏专业性,对液压系统[1]原理以及维修方法不合理;③岗位司机综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故障反馈的信息不够全面,尤其对细节信息的敏感称度不高;④相关部室对故障的联动机制未建立。要因确定后就具体情况分析讨论并制定了改善现状的具体措施。
2.1加大培训力度:全年共举行液压铲技能培训五次。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液压传动原理》,共计3课时55 人/次。针对专职点检与维修人员的培训《液压铲的操作与维护保养》,共计6课时45人/次。针对电铲司机培训《液压系统概述》,共计6课时60 人/次。
2.2强化岗位练兵:全年共举办电铲司机岗位练兵两次,涵盖液压铲和机械铲,进行分型号具体考察,主要考察和提高岗位员工的精细操作水平。由粗放型操作向精细化操作,思想逐步转变。实现“稳、准、快、满、平”向“柔启动,匀加速,巧衔接,稳中求快”的快速转变。促进司机水平整体素质稳步提高,通过两次岗位练兵考核操作技能为重点,强化标准化作业。
2.3特聘国外专家指导:国外技术专家反铲维修培训和厂家操作指导培训共计38人/次,累计60课时。
2.4开展理论集中培训与现场统一实操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做好司机标准化操作评估及岗位一对一培训工作,为针对性的改变操作缺陷提供依据。充分利用包钢协同职业技能鉴定全程智能化管理平台中的题库练习专栏,组织所有电铲司机参与理论知识测评,通过高密度的测试来达到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
2.5针对小松PC5500漏油故障较多,对17#铲的重型油管[2]集中更换,并监督维护人员按照螺栓标准力矩进行紧固,从现场抓起,通过后期运行观察,故障时间明显减少,补加油品下降。全年共进行大小保养9次,主动及时的保养,对设备后期效率的发挥也起到了积极有利的作用。
2.6搜集整理2012年-2019年八年来的处理时间超过六小时疑难故障,ER9350共整理40项,PC5500共整理38项,通过对疑难故障的学习推动故障的排查与处理。优化故障诊断步骤,缩小故障原因范围,根据故障诊断流程图确定故障位置。
2.7建立液压铲故障树模型,ER9350整理项目40项,PC5500整理项目40项,并将故障速查表制定成为故障排查标准,设备操作、维修员工严格按标准执行。
2.8保持会诊传统,提高管理部室、维修部室、操作部室相关每一个对故障处理的重视程度,跳出原有制度的范畴,第一时间形成故障响应,群体关注,及时到达现场群策群力,实现故障的快速排除。
三、实施达到的效果:
3.1液压铲故障率大幅下降
3.2液压铲效率提升
ER9350液压铲台月效率达到66.15万吨,PC5500液压铲台月效率达到87.67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台年。
四、结束语
大型液压铲在我国大型金属矿山应用逐渐增多,对液压铲的故障管控也将会成为矿山设备管理人员的新课题,我矿使用大型液压铲时间较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供兄弟矿山交流借鉴。
作者简介:李东青(1973-),男,内蒙古丰镇市人,高级技师,现从事挖掘机设备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殿荣、王益群,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唐颖达、刘尧,液压回路分析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