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背景下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逐步完善,以此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及时的对电力控制系统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既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有效保障的同时,又不会对供电产生影响。分析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对相应技术难点进行探讨,以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控制技术
1 引言
在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状况下,工业生产用电量和生活用电量均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可以有效保证用电的持续性。电力系统本身比较复杂,内部各个电气元件较多,覆盖的范围较广,系统中任何元件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破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广泛,其内容计算、自动计算功能让电力系统不断得到优化。本文将通过论述电力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及电力自动控制的概念,来探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希望对电力系统发展提供借鉴。
2 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概述
智能控制技术是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反馈和智能控制决策的控制方式,是控制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存在较多优势,如可自主学习、应变和适应能力强等,所以可对系统故障位置进行分析,及时的处理故障。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控制技术涉及领域较多,在电力系统中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可促进电网智能化建设。不仅如此,还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对系统运行实时监控,及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跟踪反馈,便于及时发现和分析问题,然后制定相应对策解决问题,进而避免系统运行期间发生故障,降低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需要注意事项:智能控制技术应用过程期间,容易受到科学技术因素影响,无法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取得较好的发展前景,该项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中,能够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 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自动化设计中的优势
3.1 直线智能化用电
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期间,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对于突发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处理,将会对设备的信息采集和运行等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在智能控制技术背景下,能够实现智能化用电,使电力系统的信息采集工作更为顺利,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交互水平。另外,基于智能技术的用电模式下,用户通过交互系统提出不同的用电需求并得到满足,能够使用电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
3.2 提升电力系统发电智能化程度
在智能控制技术下,使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能力大大提升,对电网与电源结构进行优化,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使电力系统的信息传递得到有效提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更为精确的方式进行传输。智能技术的存在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还可以带动新能源发电,例如当前的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
3.3 具有较强适应能力
智能化控制技术与其他控制技术进行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效果较好,而且能达到自动化控制的需求。除此之外,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电力系统适应能力非常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保证电力系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转。
4 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4.1 专家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技术是专家控制系统,它可以理解为一套智能化电脑程序,内部含有相关领域的专家知识和经验,在电力系统控制中利用专家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来处理问题。专家控制系统机能包括它所含的知识,主要包括数据库、知识库、解释和知识获取等功能。
专家控制系统可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系统运行中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向电力维护人员发出预警信息,通过知识和数据库自动找到解决方案。在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处理中,该系统可对发生位置、原因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分析,根据静态和动态同时进行分析并自动处理,电力系统中设备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保证其持续运行。
4.2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影响非常的大,可很好的处理相关非线性问题,实际应用过程中能构建相关模型处理非线性问题,且处理能力极强。同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使用,能发挥出控制系统的最大作用,获得硬件设备支持、定期实行设备维修、保养,故而利于提高神经网络控制工作的质量。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其一,可替代人工进行控制,先模拟人类思维模式,然后使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完成自动控制工作,确保系统运行效果;其二,可提高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为计算机高端技术之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运用能简化系统数据计算的流程,因而能确保数据计算准确;其三,可通过智能化方式处理问题,经神经网络技术和相关技术应用,分析并处理系统故障,加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系统运行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4.3 模糊控制的应用
模糊控制具有简单化、易操作、随机性等优势,将它应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动化控制的难度,通过简单易懂的模型来实现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的功能,并能强化自动化的运行与控制。模糊控制理论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模糊理论是对已生成的控制规则、相关数据和模糊量进行推导,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方法,获得最终的输出结果。输出结果通常包括模糊推理、模糊判决、模糊化几部分。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采用这种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智能处理一些电力系统方面的问题,从而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1)通过该智能技术处理电热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带来的噪声,以改善人们周围的环境;
(2)模糊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一些不确定、不精确的问题,使其变得确定、精确;
(3)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并表达所获的知识,即可模拟专家的经验,利用与人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表达,从而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4)当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图、环境变量发生改变,该种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4.4 线性最优化控制系统
线性最优化控制系统在数学中也被称之为线性二次问题。该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对于发电机电压的测量结果可通过自动对比与分析励磁控制器相关数据,然后利用PID算法,对控制电压进行计算,转换控制器相角,从而控制硅整流的桥转子电压。而利用线性最优化控制系统,能有效地的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品质,还可以提升输电能力,改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控制技术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促进应用领域的发展。现阶段,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主要应用的智能化技术有专家系统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和线性最优化控制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自动化控制的功能,但部分技术还存在着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期发挥更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吴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4):122-124.
[2] 叶婷.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7):45+47.
[3] 樊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152.
[4] 赵国富.试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问题[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5):157+159.
[5] 赵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8(0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