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建设周期较长、施工专业性强,给工程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涵盖质量管理、风险管控等多方面内容,管理成效最终将以工程建设成本、建设周期等直观量化反映,任何管理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工程建设无法达到预期成效。考虑到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有必要对其标准化管理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
1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概述
标准化管理属于是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以技术为依托,为各个部门的统筹协作提供有效通道,从而减少工程施工阶段出现技术上的偏差。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对工程建设提出标准化要求,实现对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使各项工序有计划的进行,也便于管理和控制。同时,在管理工作中也包括人员、成本等的管理,杜绝成本浪费,实现配电网工程建设的预期效益。而且还可以通过制定管理目标,实现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标准化检查,从而保证每一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标准。在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实现标准化管理可以使各项工序更好的衔接和开展,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工程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的完工。
2配电网工程建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配电网建设规划管理不能具体落实到具体的基层工作中,管理的力度和范围依然十分有限。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建设的项目不能满足用户的具体要求,从而打断工程施工程序,增加了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难度。
2.2工程量大
建设配电网工程的核心意义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遍布范围广,给配电网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量。国家电力相关部门在建设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但是由于客观实际因素的困扰,导致整体施工建设过程持续工期较长,整体工程建设的难度加大。
3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措施
3.1完善管理体系
3.1.1管理制度建设
供电企业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需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制度规范出发,将管理制度分为普遍和特殊两部分。制度中,普遍性的条款针对全部配网工程项目提出,其内容涉及标准化管理的宏观原则和要求;特殊部分条款则考虑到不同配电网工程项目的特点差异,留有一定的灵活空间,在工程开展前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例如,普遍条款中,可对工程建设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权责和责任划分情况做详细说明,将工程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对应部门和岗位,要求部门间做好信息共享。对于农网升级改造等情况较为特殊的项目,由于工程建设与区域内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高度相关,且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到较多的利益协调问题,因此必须在特殊条款中对工程建设质量、工期要求及管理方式做详细的规定,并选派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施工过程的沟通、协调工作。
3.1.2管理流程规划
标准化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间相互配合,以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被充分落实,促使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及业务办理均应依照既定流程进行,详细记录有关信息,保证管理问题、风险可追溯。各岗位人员在行使管理权限时,也要按照流程要求进行,以此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确保配电网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除管理工作外,配电网功能建设核心作业、工艺环节的实施流程也可在管理体系中得到明确体现,以辅助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3.2配电网工程技术标准的统一
在进行配电网工程建设的标准化设计时,电力企业应将工程的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对电力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进而全面的保障了配电网工程的标准化建设。首先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要积极地对配电网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保障配电网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供电的持续性及可靠性。其次,积极的对配电网标准化进行普及,做好低压配电网部分的技术标准体系,对架空线路的外形建立统一的标准。再次在进行设备的选择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进行,对设备的选择进行简化,针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严谨的规范,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配电网标准化工程建设得到有效的落实,还可以加快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有效运用。
3.3构建常规化的培训机制
为了有效的促进标准化建设的实际运行,电力企业应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强化的培训。首先对企业的重点项目应进行精益化与集约化的管理,并做好配电网标准化建设设计方面的有效指导,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推进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工作的实施;其次做好配电网技术的编制工作,在坚持不断的提高配电网的发展水平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近期的工程项目做好配电网工程的技术设计准则,使得工程建设与相关标准保持相一致,促进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有效实施;再次为了做好标准化的管理,电力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的管理,电力企业应对配电网的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对配电网的标准化工程建立施工准则及验收标准,并对配电网的标准化管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断的提升标准化的建设水平。
3.4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
电力企业应时常举行定期的培训活动,对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针对配电网中不同的部门职能,根据部门职责进行不同的技术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这样可以提高技术人员在处理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故障时的分析能力及处理能力,对考核不通过的技术人员,严谨其上岗进行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电网工程建设的风险。电力企业应建立一个高水平与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才能有效的保障在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实现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3.5强化安全管理
建立专业的人才培训体系强化安全管理,电力企业的施工人员要全面掌握在检修中存在的相关安全风险,进而保障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活动及安全教育活动,再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而提高了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效率。在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6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人才
配电网的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施工过程,其工程难度高,且工程量非常大。为了提高配电网工程的建设进度,电力企业应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人才,使得工程建设做到与时俱进,也为电力系统储备了更为专业的优秀人才,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相关的部门对原材料的质量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进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促进配电网工程的建设达到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效果。
4结束语
配电网工程服务范围广,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发挥出关键性作用。结合供电企业及配电网工程特点,制定标准化管理方案,重点关注管理体系完善、施工过程管理、风险控制强化等工作,确保配电网建设工程安全、有序、高质量开展。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标准化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曲荣坤,朱亚丽,任远.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4):268.
[2]陈晓亮.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措施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34):79.
[3]任婉昕,徐妍.配电网工程建设中标准化管理措施[J].大众标准化,2019(1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