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电力系统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阐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并探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是电力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前进和发展才推动了电力系统的更新和完善,而计算机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电力事业发展较快,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是电力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之前的运行模式与当下生产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出入,所以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调动劳动生产力,更好地节约劳动时间和成本,从而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于是就产生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1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1.1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我国人民在各个方面都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紧密的关系,社会如果缺少电力系统就难以继续维持发展,从这一点促进了我国电力市场的逐渐发展和壮大,人们在运用电力系统越来越多的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电力行业要想继续保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来满足人们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突破发展中。在电力系统的工作内容当中,包含了变电、输电、配电以及发电等许多的环节,增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就能够对于上述环节实现自如的控制和调节,同时使得电力企业中变电站与发电等部门信息化水平提高,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1.2提高电力系统维护效果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对于信息化的要求很高,所以很多从事电力行业的相关人员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该技术,在管理方面已经向信息化转型,促使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逐渐步入信息化的阶段。而在此背景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信息化能够将电力系统当中运行的错误及时地找出并解决,能够在第一时间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极大地解放了的劳动力,使得电力工作的开展更加容易。与此同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仅能够查找出系统运行的错误,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也能够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还能够对于系统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企业正确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1.3可控性强
自动化技术因为高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所以能够在电力系统当中实行远程控制,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提高信息的传输和接收能力,让系统运行的更加稳定,进而能够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为我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主要依靠于有效结合信息自动处理、现代通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高水平的计算机进行全面管理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变电站进行最优方案选择,最终实现对变电站中设备和线路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收集变电站工作中的信息数据并且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变电站的设备中的问题及隐患并及时处理。在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运用到变电站自动化建设中能够进一步保证变电站的日常运行更加的稳定与专业,极大地缩短了变电站或者线路等故障所需要的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变电站的信息化程度,利用信息化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人为工作,提高信息收集的准确与效率,进一步推动变电站的现代化建设。
2.2电网调度自动化
就电力系统来讲,电网稳定运行,对提高配电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保证对电网实际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监测,而且可以合理自动化调度电网。其实,对于实现调度自动化来讲,其基础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信技术,二是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信息,将命令发布出去,认真执行各项命令,也能更科学的调度控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日益发展中,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是相当完善的,是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网络系统以及工作站等等。就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来讲,电网调动通常划分成县级以及地市级等等。实现电网自动化调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在传输电力以及生产电力中24小时收集有关数据,而且可以保证对电网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控,正确评估以及科学预测电力负荷变化的具体情况,保证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在调度作业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数据作为参考,保证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防止出现意外事故,保证电网在运行中不会出现问题。
2.3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控制技术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我国电力系统整个电网的可控制性,推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对整个电网的智能化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的安全平稳。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为电网的智能控制提供有效的线路运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电力供应中的非正常状态,提前向智能控制系统进行隐患排查要求。在紧急突发问题故障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帮助电力系统启动自动化应急处理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以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操控,工作人员能够远程下达命令进行电网故障的问题分析和检修,减少了人力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消耗,也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数量,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2.4电气自动化控制仿真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仿真技术是一种仿真建模技术,技术通过对现实中的物体进行实时数据检查之后,利用网络技术建设出一样的场景,方便人们操作,而且这项技术还能将真实的数据通过比例设置在模拟模型中展现出来,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真实的数据,而且还能保证数据的严谨性,提升工作效率。在电力系统中,技术人员能够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类处理,在模拟模型和电力系统中进行操作,这样方便技术人员在遇到机器设备故障或者发生危险时,能够利用模拟模型对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原因,尽可能将故障危害降低,减少对机器设备的损害,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这种技术的应用,还能大大减少查找漏洞和问题的时间,能够实现大批量问题快速查询,直接找到故障所在进行处理,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设备运行数据的准确性。
结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实践,推动电力部门生产工作的高效开展。将先进的技术和传统电力部门相结合,除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劳动力强度,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新时期的发展模式相符。因此,当前必须要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剑.刍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1):239-240.
[2]黄卓.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165-166.
[3]陈楚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25+27.
[4]徐丽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114.
[5]周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