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替代的资源物质,尤其是在惠农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电力资源的使用。在农村居民的生活过程中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使得用电高峰时期可能出现了用户端电压偏低的现象,而在越来越大的电力需求量中也就导致了电网运行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也成为了居民用电的扩散。当下的农村电网也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改造,但是用户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因此还需要针对于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理,从而使得配电网的电压质量进行稳定,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低电压;问题
引言
如今,不论是在人们日常生活还是生产中都离不开电器设备的使用,通过使用各类电器设备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使用电器设备的过程中也会大大增加电能的消耗,从而导致配电网出现电压不稳现象,难以满足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甚至影响了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供电企业应当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对低电压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出现低电压的原因,从而为解决低电压提供依据。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电压损耗的计算公式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的工作,其电压的损耗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线路电阻、线路电抗四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整体低电压产生的原因也需要从四方面进行统筹分析工作。首先,农村覆盖面积大,因此输电线路的长度大,配电容量以20kV为准,在大量负荷使用的过程中,大幅度的电压变化也就导致了低电压的现象出现。其次,农村地区对于用电方面的规划工作十分欠缺,工业区域和生活区域的划分并不明确,也就导致了超负荷现象的出现,也影响了正常的供电秩序。再次,电压损耗本身和无功补偿的联系密切,无功补偿能力不足也就导致了低压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在季节性用电波动中也是如此,例如夏季因为空调的大量使用可能出现异常的电压波动的情况,也就导致了无功补偿的能力不足,使得电压调节的能力也受到了影响。最后,在农村地区配电网的升级改造的工作中,缺乏对于配电容量和路径方面的改造,也就直接导致了电压不够的现象出现,并且加之在配电网运行中缺乏有效的管理的措施,出现了三相不平衡的现象,整体的分析不到位。甚至在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中,还出现了配电网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分析不到位的现象出现,监测手段不到位等,都会降低了居民的用电质量。
2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措施
2.1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的改进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管理弊端,比如,只搭建主网忽略分支建设,不重视相应的电压检测,供电途中的电耗量过大,电线规制和位置的不合理等。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一定要做出改进。首先要确保包括分支在内的整个配电网都是完善并且可以运行的,不能出现忽视分支建设的情况;其次要长期并且耐心地对电压进行相关检测,确保清除故障并保障安全;再次,要从管理层面引进改善技术,减少供电途中的电耗,保证电线的位置和质量规格过关;最后,要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有紧急事故的应急预案,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2加强监测管理
对配电网是否做好监管工作也是导致低电压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采取措施对低电压问题加以改善时,应重视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普及电压知识,让广大用户对电压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升其监督意识,同时还应当让其了解电压检测仪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便能够做好对低电压的监测,并且还要根据季节性所发生的变化调整用电量,从而有效解决低电压问题。
其次,通过应用高科技技术进行监控,对于电网中电量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还需要对电压所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安装智能监测设施,以便能够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并对用户进行调查,了解出现低电压的概率。最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通过对监督制度与管理制度加以制定,避免因为管理人员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出现低电压问题。另外,还需要制定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出在监管方面的功能,促使我国配电网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3加强代码观察,及时调整参数
在面对电网调度自动化出现遥控失败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代码观察,分析站点信号线的发送及接收端口的问题,可以适当进行遥控试验,检查遥控效果。在检查中,若代码数据是正常的,就说明主机没有问题;若不正常,就应该采取手段进行处理。可以将机器重启,及时调整相关参数,使其在单位上保持统一。与此同时,对于各线路间的连接处还要进行重点排查,经过调整及排查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再次进行遥控试验,发送信号检查系统及设备的反应,及时解决遥控问题,避免连带故障产生,保障系统运行。
2.4加强应急抢修管理
利用充足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在工具、配件等方面做好充足的保证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提升故障报修响应速度和抢修的整体效率,做好高峰时段的供电方案的处理。一方面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指导辖区内进行错峰用电的工作,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的用电摸底调查的工作,从而做好用电方面的积极准备与分析,从而在低压配电区进行增容改造的工作。
2.5人才的培养
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有了专业的人才才能更新相关的技术。配电网的相关人员素质水平决定了配电网的质量水平和安全程度,大力培养专业人才,能够避免和减少低电压情况,能够节省人力物力,能够让整个配电网有系统的格局。因此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和探讨,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6加强配电网的统一规划
要想解决配电当中低电压的问题,首先就需要对配电网进行统一规划,加强对其进行管理。由于20kV的线径相对而言很长,非常容易导致出现低电压问题,所以需要科学对其进行规划,在建设配电网时应将强分为低、中、高三级,然后再依据配电网所处区域的具体情况,对线径级别进行确定,使其能够满足电荷要求,保持正常使用。此外,还应当合理选择切割与连接方法,以便让线路末端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向没有出现超负荷的线路进行供电。例如,当界面导线面积较大时,不仅能够对超负荷线路分担电量,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低电压,而且还可以对线路延伸进行处理,以便能够有效缩短线径,根据该地区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加以升级,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全面提升配电网在供电方面的质量。并且,对于负荷密度第且用户数量较多的山区,在配电网中应当使用线路调压器,对低电压情况的出现加以控制,从而保障配电网的供电质量与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故障,相关操作人员要随时监控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产生故障,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故障排除,从而保证其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曦妍,荆铮.关于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低电压常见问题概述与讨论[J].科技资讯,2019,17(06):38-39.
[2]张志新,李洪斌.电力系统中低压线路、设备编码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96-97.
[3]卫才猛,唐维杰,张震.无功补偿解决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7,1;12(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