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7期   作者:刘荣斌
[导读] 452227197211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取暖、控温、通风等要求不断的增加。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取暖、控温、通风等要求不断的增加。在实际的建筑耗能中,由于建筑空调、取暖、通风等需求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大部分的建筑能源消耗,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基于此,以下对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暖通空调;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当下房屋建筑的持续发展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将绿色环保概念融入暖空调设计中,以便达到减少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目的,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暖空调设计水平日益提高。
1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优势性
        在建筑领域中,建筑室内环境的调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建筑室内的通风、温度控制以及湿度控制、光环境等方面进行调节,提升建筑的舒适程度。在传统的空调技术中,大部分的空调仅仅是对建筑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对于室内环境的控制有限,并且耗能较高。而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拓宽了传统空调技术对于建筑室内环境的控制领域,不仅可以有效的调节温度,对于湿度和通风程度以及空气的净化等方面都能够发挥出相应的功能。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充分的降低了暖通空调技术的能源消耗,在改善室内环境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资源的消耗,改善周围的环境。
2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原则
        2.1节约原则
        所谓的节约原则,主要是指在防止资源浪费的过程中,采用合理使用能源或原材料的方法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节省不适用于某些空调系统组件,在安装初期,尤其是在安装通风系统(如暖通空调风扇、水泵、制冷系统等)时,要以降低材料成本和节省原材料为基本原则进行施工。
        2.2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绿色环保材料,应为绿色建筑技术更好的服务和利用,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按照绿色环保观念,选用对环境污染影响不大的材料。在暖空调设计中,可以用可回收的零部件进行组合,以便材料的再利用,更好的灌输环保理念的需求。暖空调系统的大部分零部件是可拆卸的,多是独立使用的,空调长时间运行以后,会出现故障,无法继续运作,报废的零部件可以丢弃,其中可以继续使用的,没有造成损坏的部件,可以维修再利用,运用到新的暖空调系统中。
        2.3循环利用原则
        循环的原则是针对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备的内部组件,将这些零部件进行回收,并将其发送到指定的加工厂,进行一些相应的清洁和处理,使其能够再次被利用。这一系列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化为废物,紧接着再将废物转化为新的材料。需要关注的是,某些昂贵且使用少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绿色建筑技术在暖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3.1人工被动式暖通空调设计
        人工被动式暖通空调设计也是现阶段满足绿色建筑技术理念的有利技术之一。太阳能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室内地板供暖、温度调节器和生活热水设备等几部分构成。太阳能系统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太阳光采集装置,将收集的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再将热量通过热导循环系统转化到换热中心,再转换成热水,送入地板供暖系统,最后温度调节器对室内气温进行改善。人工被动式设计方式也是利用了太阳能系统的原理,将建筑物上方的太阳能接收器,搜集太阳光,再转化为可以为人类服务的太阳能资源,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够不受太阳光影响,在室内能享受到温暖。

在阴雨天气,无法依靠此方法来搜集太阳能,达到为建筑物供暖目的时,系统会转换到锅炉辅助等设备。确保建筑物采暖不受天气影响,通过暖通技术带来的热源,降低了建筑物的资源浪费现象。
        3.2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法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绿色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中一种使用成本较低,其同时具备暖通空调供热与制冷两种功能。地源热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地下埋设的换热装置,对地面温度产生影响,然而却不会对地下水或者地面生物系统造成破坏。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确保了换热器使用性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达到了稳定地源热泵使用性能的目的。
        3.3利用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舒适度,并且不会消耗过多的能源,也不会产生污染的好方法。在绿色建筑中设计暖通空调时通常会采用这种方法。目前风压和热压通风是实现自然通风的两种方式,在自然通风的时候,采用风压通风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建筑物外的风往往会影响室内通风的实际效果。选择建筑地点和建筑物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和方向,以提高通风效果。在设计之前,应对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阻的影响。设计门窗时,可以采用直线设计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开口面积,还可以降低空气的阻力。一般来说,室外的风速取决于天气状况,可以使用百叶窗之类的控件来控制窗口实际的风速,改善房间通风效果。热压通风主要基于以下原理:内部和外部温度会影响空气的密度,从而允许内部和外部空气的交换,如果内部和外部温度之间存在差异,这将产生不同的内部和外部压力,从而增加空气流动。由于空气密度不同,热空气从上方流动,冷空气从下方流动,这样就保证了室内与室外的空气可以有效流通,实现互相交换。
        3.4冰蓄冷技术
        就暖通空调技术本身而言,蓄冷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对于绿色建筑的舒适度提升,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暖通空调技术的落实过程中,通过蓄冷技术的有效落实,能够在能耗的降低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是针对用电量的良好把控,从而规避电价过高的现象;另一方面是促使暖通空调技术的体系运转,能够得到更高的稳定性,这对于各类故障的有效解决以及绿色建筑的安全保障改善,取得了更好的发展成就。利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制冷,将冷量以冰或水的形式储存在蓄冷设备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供给空调使用,达到电网的移峰填谷、节省运行电费、节能环保的目的。冰蓄冷和区域供冷除了节能环保外,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我国现在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发电机的可调配性不强,所以很难随意控制或改变它的发电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取暖、控温、通风等要求不断的增加。在实际的建筑耗能中,由于建筑空调、取暖、通风等需求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大部分的建筑能源消耗,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更好的贯彻和落实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相关理念要求,就需要我们从建筑耗能方面入手,在建筑的供暖和通风等方面的需求上,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前的暖通空调设计,减少建筑的相关耗能,并且降低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鲁姣.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80.
[2]于戈.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9,45(06):170-171.
[3]林贵海.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应用前景探析[J].河南建材,2019(02):240-241.
[4]郭正可.新型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C].《工业建筑》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工业建筑》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18:81-83.
[5]胡强.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1):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