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本土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6期   作者:何丽英
[导读] 户外体育活动是在户外开展、以教师直接指导或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形式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同时,《纲要》也指出:“要重视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体验运动的乐趣。”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园地处喀斯特地貌及撒尼族聚居地的一所民办公助幼儿园,虽然在思想上也高度重视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户外体育活动仅仅流于形式,而运动质量不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园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改进呢?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资源;户外体育活动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定义        
         户外体育活动是在户外开展、以教师直接指导或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形式,以基本动作、器械活动及各种体育游戏为活动内容的一种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幼儿身体和心智发展都处于萌芽阶段,体育活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以不超出锻炼者的身体极限和运动器械安全为前提。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资源环境没有安全隐患,避免因体育器械和设备尖锐、松弛而发生幼儿划伤、摔伤等意外。
         (二)本地化原则
         以开放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吸收各优秀教育理念的精髓,将户外体育活动落实到本土化中。因此,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师、家长、社会的作用,拓展幼儿身边的具有中国特色以及本地特色的资源,并将其设计开发为户外体育活动材料,尽显中国文化以及本地文化的精髓,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的本土化和多元化。
        
         三、开发本土资源,优化户外体育活动。
         (一)因地制宜,创设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
         我园因地制宜,在环境创设上注意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例如:将户外场地应设有草坪、土坡、沙地、泥土等多样化地面,设置利于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利用丰富的树木资源,根据树木的特点,提供辅助的绳索、梯子、爬杆等,让幼儿练习攀爬、悬垂等动作; 并在草地上放置木桩、石头、横置的树干等,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得平衡、攀爬、绕障碍物等多种经验。这样既能将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与园所环境自然融合,又能体现园所环境的生态和谐之美。
         (二)就地取材,自制户外活动器械。
         就地取材改变户外场地被闲置的现状,利用特有的本土资源自制各类活动器材,教师可结合沙、石头、泥土、树木、竹子等乡土材料的功能和特点,将之应用于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创设中。由于本土材料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因此合理规划活动区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教师可结合本园资源优势,挖掘可利用的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自制并投放多种可让幼儿自由组合的本土材料,创设具有生态化、趣味性及挑战性的户外体育活动区。
        
         四、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策略

         (一) 利用本土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意志、个性品质,使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的价值,组织幼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
         (1)利用本土材料,开展一物多玩
         本土材料经过简单处理,可用在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在操作中建立各种学习经验。例如,粗细长短不同的竹子经过组合加工,形成竹竿、竹筒、竹棍、竹片等多种形状的乡土材料,具有多种用法:可作为户外体育游戏器械,运用于幼儿走、跑、跳、平衡、投掷、爬等各类体育游戏中,促进幼儿体能动作的综合发展。幼儿在运用本土材料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通过寻找、讨论、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会出现大量的交往与合作行为,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从而也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
         (2)利用本土材料,实现器械组合的多种功能
         教师应侧重通过激发兴趣,激励参与,变“被动体育”为“快乐体育”“主动体育”,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丰富多样的本土材料经过不同组合后,功能多变,在操作中隐含了很多可供幼儿探究学习的契机。如,幼儿运用长短不一的木板、高低不同的木桩,组合成不同的跷跷板。在教师帮忙稳固后,幼儿站在上面体验跷跷板的长度、高度与承载力度之间的关系。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游戏材料比起一成的固定跷跷板,令幼儿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且获得的直接经验也更加丰富。
总之,本土资源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挖掘并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丰富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优化户外体育活动质量,有效应用运用本土资源,更好地发挥本土资源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特有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需要,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建霞.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杜春艳.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 [J].小学科学:教师2017
         [4]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