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出现,这是由于先天智力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教师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时忽视了这些差异的存在,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分层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使用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探究分层教学使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教学
引言:随着新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的逐步突进,教育体制也在发生改变。在课堂中全面开展分层教学符合推动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变错误的数学探究观念;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分层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培养需求,帮助构建系统化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要发挥分层教学的积极影响,形成多样化的数学课堂模式,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一、从学生层面出发
学生是分层教学的主体,分层教学开展的第一步是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对课堂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教师要在正式教学之前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为基础开始教学方案设计。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五年级小学数学教《长方体》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在教学准备阶段,给出一些立体图形,充分了解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分层教学打好基础。接着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对应的探究任务,让形象思维较差的学生从理论知识出发,延伸到立体图形的认识上,一步步理解知识点;而对形象思维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技巧,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在以学生为主的分层教学课堂中,能保证他们从深层次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将知识点学习转变为优化数学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体现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积极作用。
二、从课堂层面优化
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在课堂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数学基础好和理解能力强的先进生,教师要通过“放养式”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拓展数学思维空间;第二层次是数学基础较为扎实,但是面临数学重难点时无从下手的中等生,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教材重难点出发,引导他们逐步克服重难点,将其转化为自身知识储备,弥补数学能力上的缺陷;第三层次是数学基础差、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后进生,教师要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基础上,让他们通过基础练习等方式逐渐建立学习自信心,主动跟上课堂节奏。
教师要学会“量力而行”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达成数学学习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观念。
例如,在进行《圆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应该从课堂层面出发,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开始,教师按照之前对学生的了解,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数学探究问题。要求先进生从圆形基础知识出发,适当延伸,掌握圆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中等生能较好地利用教材知识点解决圆形面积的计算;后进生逐步掌握圆形面积计算中的拼接法等基础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改变数学学习态度。通过不同难度任务的布置,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针对性教学下深入数学教材中,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将课堂效率最大化。教师要坚持分层教学的本质内涵,不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途径,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数学水平,对知识点有新的认识[1]。
三、从活动层面推进
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开展丰富的数学教学方案,让学生发现数学的潜在魅力,有效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分层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也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能力,布置不同层次的活动目标,让他们更主动地在活动过程中发散数学思维,寻求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比如,例如在进行《百分数》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有288粒种子发芽。1、求种子的发芽率。2、不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100%,即发芽率=288/300×100%=96%。这类简单的百分数计算只需要理解发芽率应该如何计算即可,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只要认真谨慎就可以解答正确了。
不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实验种子总数—发芽种子数)/实验种子总数=(300-288)/300=4%。根据问题的难度,可以第一个问题要求所有学生都解答,第二个问题处于一般层次的学生可以不用解答,以减轻他们的压力[2]。
结束语: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新课改的本质要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明确分层教学开展的必要性,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数学教学途径,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这门学科,一步步融入探究活动,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丰富数学知识点获取途径,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综合素养培养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海鸥.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7,(1):158-160.
[2]熊坤.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7,(3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