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6期   作者:周文天
[导读] 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有限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有限,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中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受重视程度也开始逐步提高。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数学问题开展思考、分析和探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字: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组内部分工不明确
         小组是由多个组员组成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在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承担着一定的组内责任,只有小组组员分工明确、合作有效才能够有效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选择让小学生随意组成小组,或直接前后桌、左右桌组成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缺少明确的分工和配合,在能力上存在严重的空白或重叠,十分容易出现学优生个人秀、学困生“鸭子听雷”的现象。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从根本上失去了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表面形式,并不能真正改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小组内缺少真正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却不该只有形式,若缺乏真正的合作,小组合作也只不过是为课堂锦上添花的摆设,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小组的学习形式还停留在独自学习,或者学优生提出成果其他学生附和的程度,合作一层得不到凸显和实践。小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不仅需要学生的自觉参与,还需要教师的提点和引导,同时,教师还需要监督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进度,避免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偷懒,擎等着小组同学得出成果而自己不动脑思考。
         (三)教师给予小组内学生的关注度不均衡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后,课堂上的发言方式通常可分为小组汇报和个别学生发言,这样的形式大幅度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频率,但也需要教师给予均衡的关注和机会,否则大多数发言机会容易进一步倾向于学优生,学困生更得不到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机会。教师若为了赶进度而频频点学优生发表小组观点确实能够加快课堂速度,也剥夺了学困生得到关注和鼓励的机会,不利于鼓励学困生迎头赶上。教师若过于重视小组成果而不是组内单一学生的学习进度,容易进一步拉大班级内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水平,打击学困生在数学上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围绕教学内容,确定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样,对知识点有着一定的要求,并不是什么知识点都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知识点或课题都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时要先确定好适宜的学习任务。在确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最好选择一些有旧知识铺垫,有较为明确的探索方向,难度不超过班级中等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进度。
         比如在有长方形基础的情况下,引导小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掌握有关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小学生在完成这个合作学习任务时虽有长和宽的障碍,但这个障碍不难跨越,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能够有效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合理划分小组内组员的分工和职责
         小组划分可以被视为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成果,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划分,保证每个小组有5名左右的学生,其中有善于思考的,有善于分析的,有善于总结的,不一定要求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优生和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合作,而不是一两个学生拔尖,其他学生跟着被动接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划分小组,并合理进行小组内组员的分工和责任划分,使小学生在小组内“物尽其用”,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有序性。
         (三)教师要合理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评价部分,要合理区分小组成果和学生组内个人表现,小组成果优秀不代表个人表现优秀,个人表现优秀不代表小组成果优秀,这一点教师要明确。教师在课堂推进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给学困生更多的交流、表达机会,及时鼓励他们的进步。
         结束语:在众多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和活动组织形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重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在与同学、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开拓思路和视野,便于学困生快速掌握重难点知识,便于学优生从分析、讲解中进一步挖掘数学知识的本质,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的应用,做好小组内责任划分、组织好小组内讨论、协调好学优生和学困生,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毛海滔. 试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2):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