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同时也一直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减负提质”,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关键词】:语文教学 减负提质
2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然而,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如同一块磐石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它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为了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精神,使少年儿童能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摸索,不断总结,获得了一些初浅的经验,如今把它总结出来,愿与大家一起,为“减负提质”尽一份力。
一、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在同一教育体制、同一考试制度的相同条件下,教师素质越高,学生学得越轻松,学得越愉快;反之,教师素质越低,学生课业负担越沉重,学习效率也越低下。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由“教书匠”跃升为“聪明型”教师。在课堂上,用精炼、严密的语言,引人入胜的讲解,恰到好处的设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全部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甚至达到恋恋不舍的地步。实现“让我学”与“我要学”的转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心理负担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学习质量和效率自然也会提高。课堂上学生听懂了,学会了,自然会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二、激发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减负提质”的关键
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好语文,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减负提质”的关键,也是教师的奋斗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得以实现。
(一)施展老师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因此语文老师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最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甚至学生中最流行的是的什么都能侃侃而谈。这样,学生才能在知识与情感上被你折服,产生钦佩之情。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较差,老师可以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和语言来引起他们的关注。例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看着录相,我用沉痛而又缓慢语调叙述 :“1976年1月8日,为人民操劳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寒风猛烈地刮着,首都几十万人涌上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去感受那时的情境吧。”这样,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就被我声情并茂的语言牢牢地抓住了,被我带入到教学情景之中。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新颖生动,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荷花》一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荷花的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花没有多少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花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孩子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到公园去游玩。”学生顿时兴致盎然。接着,我请学生闭上眼睛,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课件,学生听到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梦一般的画面,仿佛来到了荷花池边,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了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荷花,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炼而又美得像诗一般的语言,然后出示录像让学生听读课文,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了,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学习呢?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这样,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
(三)课内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减负提质的另一方面就要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即课外积累。科海茫茫,博大精深,仅凭老师在40分钟的课堂传授,是永远教不完的,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训练他们的能力。我们要调动学生去感受生活的美,去吸收名著的营养,鼓励学生多看中外文学名著,摘抄名言警句,优美词语;写读书笔记、生活随感;作调查访问,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内,可以通过表演,辩论赛,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我是小导游”等各种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近生活,活跃思维,丰富情感,提高语文能力。
(四)多种形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作业是理解、复习、运用学到的知识,初步形成技能的训练。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形式多样,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但要控制数量,讲求质量。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学生课外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作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看影片,学写童话、科幻故事和影评;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背诵没有学过的古诗,在班上举办诗歌朗诵会;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交流;查阅资料,对历史或热点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小论文……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抓纲务本,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2.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3.《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