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华静
[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也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也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要想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语文教学无疑是一个重要载体和主阵地。语文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起承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成长为一名知识底蕴深厚、人文素养扎实的优秀人才。
         一、发挥学科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诵读传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至今流传许多经典文章。这些文章蕴含着大量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从小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巧妙渗透,不仅可以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作为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顺口、易记,被许多孩子所熟知。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以“仁、义、礼、敬、孝”为核心,孩子在诵读《三字经》的同时,就能了解常识、传统国学、历史故事,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以浅显通俗的文字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也是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做好语文学科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传统。
         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语文知识和传授,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一直是课堂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知识和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在立足于课本知识的同时,又注意拓展和延伸,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如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北京的春节》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要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一家吃团圆饭,要守岁,还要燃放鞭炮。

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后的生活也多姿多彩。作者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之情。而这种浓浓的喜庆气氛也最容易感染孩子,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家过春节的场面,说一说有哪些传统习俗。孩子知道要放鞭炮,却不知道为什么放鞭炮,知道大人会给孩子压岁钱,却不清楚压岁钱有什么含义,知道要守岁,却不明白守岁的目的是什么……这时候让孩子自己课后去寻求答案,知道“年兽”的传说,了解“压岁钱”中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明白“守岁”中浓浓的祝福……如此一来,孩子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传统习俗便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描写传统节日与习俗的篇目,结合语文教学加以引导,使学生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三、开展多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传承传统。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精髓,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等,古老的民族艺术——国画等,独特的风俗习惯——元宵节闹花灯等,这些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根深蒂固,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如:端午节开展“包粽子”比赛,重阳节引导学生陪伴老人登高赏菊,元宵节开展“DIY花灯”赏灯猜谜活动,结合校本教材开展“我是巧巧手”剪纸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纸上静态的文字变成了生活中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在一次次亲身实践中去体验与传承着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把它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孩子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这样才能一代又一代永久地弘扬和传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