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薄弱的一个学习内容。本文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提高策略
引言:学生的作文水平体现出语文水平的高低,语文水平体现出学生综合思想素质水平的高低。可见,学生作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综合思想素养的高低。然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急需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对于当前很多的初中学生来说,一提到语文作文,就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头疼,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厌烦和恐惧的心理,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完成,提不起一丁点的兴趣。很多时候一篇作文的完成往往也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至于文章的结构、脉络、语言,以及所有表达的中心思想完全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这种被动的写作态度势必会对语文作文的写作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教师往往首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引导他们向爱祖国、爱社会、弘扬正能量上靠拢,此时学生的真正情感和思路就会被打断,导致他们想象力受到限制,抒发不出心中的真正感受,提不起任何写作的兴趣[1]。
(二)学生抄袭现象严重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抄袭他们人作品,不进行自主构思,组织语言和篇章结构的问题,在当前初中作文写作中越来越严重。究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比较繁重,课业负担明显增加,用来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生为了能够在考试中拿到较高分数,三下五除二的一味选择背诵一些经典文章中的经典段落,而后将其生搬硬套进自己的作文当中,全然不顾主题是否相同。在这种投机取巧错误观念的长期诱导下,学生的作文不仅没有任何真情实感的表达,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2]。
(三)教师教学形式单一
从当前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实际来看,学校大多数都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标准,以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只要学生能取得良好写作成绩,就完全忽视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就导致很多初中语文老师,在对作文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首先是通篇阅读文章,然后再分段向学生讲解文章中作者所用的写作方法,完全不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间。通过这种单方面灌注的方式,最后给出写作题目,让学生去完成。通常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教育教学形式的枯燥乏味,很难激发他们的选写作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写作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四)教师评改过于简单
正所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再精彩,学生学习领会的再充分,也都需要作文完成之后教师对其进行肯定与纠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批评和鼓励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获得作文写作的更大进步。作文评改工作作为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对于他们写作兴趣的激励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从当前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现状来看,却依然存在着千篇一律,评语固定化的问题。比如说:中心不够突出、语言精炼程度不足、文章立意不新颖等等,这些笼统的评语,就会造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的混乱思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从何下手。另外,教师这种评语过于简单笼统的形式,全然否定的语气,完全忽略了对学生在作文成长方面的长远考虑。
只有错在哪里,哪里不好,没有及时有效的肯定和激励,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使学生受到打击,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他们在进行下次写作时,产生退缩畏难的情绪,十分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水平,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对《如何突出中心》进行作文教学讲解时,首先,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不能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教师自己的想法简单粗暴的向学生进行灌输。其次,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在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各篇文章的中心时,要让学生先行表达。最后,只要学生所表达的意思没有跑题,就鼓励他们进行充分的思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和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作为才不会被动,才会写出十分顺畅的文章,写作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二)加强有效教学引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语言的把握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可能在文章新颖程度的创设上存在相应的不足。这就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比如,在对《抓住细节》进行作文教学讲解时,对“这次上主席台发言是什么结果呢?小明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理很紧张,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主席台......。”这段话进行细节描述时,教师就可以先听听学生的想法,然后在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坐在椅子上,手脚是怎么放的?心理紧张,面部的表情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变化?”等等,经过这样的有效指导,学生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真正掌握细节描写的要领,并将其有效运用。
(三)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对作文题目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引用,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加快乐学习的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在对《学写传记》进行作文教学讲解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电影《居里夫人》中的一段,让学生自己进行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改变以往单刀直入简单灌输的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丰富教师评改方式
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是学生与教师沟通如何写作的重要桥梁,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过于简单的评改方式,创新评价的语言,在挑毛病找问题的同时,更要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具体的表扬和称赞。要遵循多元化的理念和原则,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只有中肯亲切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真诚的关怀和尊重。
比如,在对《学习描写景物》这部分内容进行作文评改时,完全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进行最终点评的方式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修改。一旦发现学生的作文中体现了描写一件事物时,能够变换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能够寄情于景进行抒情达意,就要在评改的过程中明确的指出来,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一旦学生作文中存在错别字,存在文章结构混乱等问题时,教师则可以运用委婉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做既能够起到纠正学生错误的目的,也能够让学生欣然接受教师的建议,进行主动自觉的修改。
结语:总之,在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真正掌握写作的技巧,写出优美的文章,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能够对文章结构进行准确的把握。与此同时,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找到更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相信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国卫.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20):109.
[2]李建堂.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