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逐渐成为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趋势。深度学习属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小学教学领域的“深度学习”是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知识与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用来学习发展思维和合作精神。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视域下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知识涵量价值,带领小学生领略学会要越过表层的知识进行语文学习,进入语文知识的意义深度,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性价值,进而使小学生通过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获得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养成情感态度。
一、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探究和思考
其实,就目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讲解,也就是教师对阅读内容进行剖析讲解,进而传授给学生。学生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就算是处于中高段的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仍然处于盲目的状态。这样的他们是没有办法领略到阅读内容的深度意思,这样的阅读学习也会使得小学阅读教学效率变得十分低下。因此,教师需要主动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究,并对其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生在课前对文章进行阅读和朗诵,在朗诵的同时去体会文章对圆明园原来殿堂和亭台楼阁的描述。去感受圆明园原本样子的辉煌。再与现在仅存的圆明园现状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圆明园失去了它原本的样子变成了如今的废墟?” “圆明园在没有毁灭以前,它的里面到底存在着哪些价值的文物?” “如果圆明园没有毁灭的话,他现在的样子应该是怎样的?”。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引导方式去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探究,让学生能够透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去感受圆明园毁灭后人们的悲痛心理,对圆明园被毁灭感到无比可惜的情怀。培养学生能够养成对文章阅读时不停思考与探究其深处所表达的言外之意,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提高他们的小学语文阅读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的深度学习,其实就是在对阅读内容进行基本的理解下对其内容进行记忆,然后结合自己的情感对其进行思考,并且将情感融入到阅读的文章当中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构建了一个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更加利于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产生感悟的升华。中高阶段的小学生的情感是比较丰富的,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共鸣的。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情感特点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在课堂中适当的创造一些阅读情境,使他们如同身临其境般下阅读和学习课文,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时,教师在引导小学生们进行对文章的阅读时,可以通过播放关于开国大典的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到开国大典当时的背景。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时候,人们无比自豪和激动的心情。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个体进行对文章的朗诵,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国家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容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深处的情感,用以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这种深度学习领域下去更好的学习小学语文。
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新课程的理念。根据这个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理应更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更主动的得到广泛的发展,也就是得到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发展。教师要想塑造小学生良好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就必须加以注重小学生团体发展心理教育,培养和训练小学生合作协调的精神。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加引导学生,并推动学生学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们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的良好风气。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回忆父亲的被难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容进行学习时,在课堂中举行一个小活动,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形成小组,然后让他们对三年前的父亲进行一个回忆,组员与组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抽点学生进行讲述他们所讨论的回忆,从而去联系课文,作者对父亲思念的情感。让小组成员之间发散各自的思维,并且产生思想的交换、分享以及思维的碰撞,这就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去理解到作者对父亲十六年前的回忆,理解文章更加透彻。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学会善于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活动
在相比之下,课外的阅读内容其实要比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里面还有着更加精彩和耐人寻味的故事。如果增加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次数,就可以扩充他们的词汇,学生读得越多,他们碰到的词汇量就越多,词汇量增加的也就越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经常性组织自己的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活动,不仅能够让他们充实自己的阅读范围,还能够充实他们的小学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铁杵成针》时,该文言文讲述的是李白在象耳山脚下的磨针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然后被老妇人的精神所感动的故事。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并且阅读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话题来进行一个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并且收集具有类似精神的文章,然后在对老妇人的这种精神进行全面而又客观的总结概括。在此课外阅读活动中,让小组与小组间进行他们所收集到的有关老妇人品质的文章以及小组成员对“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的概括,并且进行对比哪一个组分享出来的文章最有内涵,哪一个组总结老妇人精神最为全面。通过让学生主动去寻找与课文相关年的文章去阅读,并且学会比较和分析,最后总结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这样就能通过这些活动来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外阅读这方面的阅读水平,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深度学习领域能够更好地开展。
结语:总之,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改进,以高于文本浅层,深层学习和阅读的视角深度挖掘教学素材的内涵与外延,带领小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维逻辑的训练,使他们对社会、自然、生活有更深度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同时也保障了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和策略的实用性和完善性。
参考文献
[1]吴晓玲.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散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以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散文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6):56-61.
[2]吴晓玲.深度学习视域下小说探究性阅读教学要诀与路径——以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小说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1):47-50.
[3]李健.咬文嚼字,整体感知,多元比较——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深度对话”[J].小学教学研究,2019(18):29-31.
[4]高先丽,李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内涵、特点与策略[J].教学研究,2019,42(02):107-113.
[5]王美娇,王岩.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13-114.
[6]时珠平.以问题引领儿童进行深度学习——以《珍珠鸟》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1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