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数民族偏远山区任教20多年,期间从事羌语文和汉语语文文字基础教学。首先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集体、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知识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集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就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
如果孩子们一味的被动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名族地区的双语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而作为小学生对汉子的认识是陌生的,从小在父母身边,因父母没有文化素质,因而对汉子认识基础为零。只有靠孩子在学校里面跟老师一起学习。再父母都是受传统的民族语言母语为基础的,所以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子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好的汉字知识,让学生健康成长。
2运用双语教学进行游戏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教学。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 学习的动力,游戏式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展示更喜欢表现。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欢的实物或者图片进行教学。更有利于羌族地区儿童掌握和学习更多汉语文文字知识首先,进行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因为孩子从小接受的母语知识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多使用实物或者熟知的图片进行教学。例如‘碗(wan,kuai zi)’根据实物让学生先用母语说出物体的名称,教师在板书汉字(碗,筷子)这样让学生多读几遍教师同时教读多遍学生自然就记住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3 .利用口语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文字的兴趣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而名。羌族地区的孩子从小在亲人身边成长 ,从小就使用本名族的语言文字而对于汉语言使用几乎甚少。无论是生活中的日常用语还是生产工具的认识都用地方母语,因此对汉语文字知识的理解就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用实物或者用图片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对汉语文文字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使用双语进行教育教学,作为我们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普师双语教师在地方语言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从小也是在父母亲人朋友身边成长大的接触的母语。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幽默风趣的地方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从小就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愉快中去接受汉字的奥妙,从而更容易掌握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同时结合我们地方名族习俗的特点从多渠道、多方位的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小就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得更多而起到辅助的作用。
4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充满神秘色彩的象形文字图片。让学生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汉子简化字,让生动有趣画面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有利减轻记忆难度,有利促进学生思维的正迁移。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汉语言文字的无穷乐趣汉子世界的欲望。同时给汉子配画和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中去。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让学生从更多的文字图片中去了解汉字文化得丰富多彩和奥妙无穷的魅力,通过多媒体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对汉字文化对大自然的无限保护热爱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了解汉字文化对中国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让社会得到文明和发展,让中国人从落后到先进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同时,我们队我们祖先的精明的文化创造而无限的感恩。同时;队五千年的悠久灿烂文化传承和发扬作出自己应有的责任。
总之,汉字教育教学的方法也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们要从实践教育教学中找到更好的适合我们每个学生的个性方法,让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尝试。从而努力为汉字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汉语言文字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名族乡土特色和名族语言进行交叉教育教学,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汉字识字教学中,处处从小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高尚的思想品德。同时让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