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经典诵读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 唐复梅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理念的全面普及,小学语文教学重点也逐渐由以往应试成绩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理念的全面普及,小学语文教学重点也逐渐由以往应试成绩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科充分掌握语文知识,并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积累语言材料,使自身语感经验能够得到有效积累。而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各种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以及语言文字的复杂精妙性是极其突出的,通过经典诵读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是一项极佳的教学举措,与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不谋而合。
         关键词:经典诵读;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
         引言
         农村小学生本身相较于城镇小学生,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在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相对较弱,这便使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很难达到预期,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无法得到有效培养。通过经典诵读则可以最大限度弥补农村小学教育“先天不足”的情况,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诵读经典著作,能够逐步潜移默化的让农村小学生养成经典阅读习惯,加深学习印象和知识理解同时也为后续自身得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而打下坚实基础。
一、循序渐进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培养语文素养意识
         通过经典诵读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期间,教师必须以小学生为中心,按照循序渐进引导小学生做简单的经典诵读做起,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况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发展规律,找寻便于小学生理解的经典作品,比如先让小学生诵读《论语》中的精简但又易于理解的经典名句,后续配合诵读历史上较为有名的诗词歌赋节选,确保其学习欲望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按照文章所表达主题情感来让小学生自发寻找意思相近的经典著作,并加以联系解构,达到丰富小学生情感的目的,为培养其语文素养意识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像小学低年级阶段,各版的语文教材中基本都有李白的《静夜思》,此时教师便可让学生多诵读几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其体会诗人李白在这样一个皓月皎洁的夜晚,抬头望月忆起过往故乡的一些情景,仿佛出现诗人独坐床前眼中满是思念哀愁的感伤,逐渐感触到漂泊在外的孤独感,使小学生情感得以充分调动。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依据“思乡”、“孤独”、“愁绪”的主题来引导小学生搜寻主题相似的诗词加以诵读,比如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刘禹锡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以此来让学生诵读联想的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加深自身语文学习印象同时尽可能吸收我国各种经典著作,从而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培养[1]。


二、通过经典诵读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
         通过经典诵读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期间,除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培养语文素养意识的基本教学方法外,更需要关注课堂教学流程的创新和教学氛围的合理营构,此期间教师必须明确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专业固有定义和抽象化概念极少,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本载体,本身内核便博大精深,是检验人文化水平、礼节素养的重要指标,因此语文教材往往具备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上教师便要以语文学科和教材特点,营构文化氛围浓厚的课堂来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以学生为主体拓宽学习途径来使其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中,经典诵读便是最佳方案。
         教师在课堂上要以语文教材为根本,逐步向外拓展,灵活运用教材教具,在小学生诵读文章时让其深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或者以讲故事等形式结合教材内容向小学生推荐相关经典读物,也可在课堂上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小学生之间自行介绍自己喜爱的文章;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经典诗词,并有感情的朗读欣赏各种经典诗词的语言文字深意,通过表达感受来感悟文章主题,并逐步达到可以自发评价作品写作手法和审美评述的目的[2]。
三、读写结合的高效转化运用以保障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完全达到教学预期
要使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有效培养和不断提高,读写结合的高效转化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在经典诵读基础上,更要对平日所读诗词以及优秀文章进行实时摘抄记录,这样才能保障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完全达到教学预期。新课标中便有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在每个学期内摘抄优美诗句,并撰写自己喜欢或者有自主感触的读书笔记,加强课堂诵读与课外诵读的连结性,使学生养成在经典诵读后可以发现文章主旨语句,并自发进行摘抄的习惯;这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更对其后续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进步有着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3]。
         通过经典诵读使小学生逐渐能够“学以致用”,将所读、所理解、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感悟,利用实践操作来予以检验,使其了解经典诵读不是要去形式化的看“所读文章数量”,而是要以“所读质量”为根本,在诵读中是否能够将所获感悟充分吸收内化成自己知识,并在后续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这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意义。所以教师在平日教学期间,可适当组建阅读平台来看展一些乐于学生接受的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进入诗词世界中,领略各种优美的经典文学著作以丰富自身人文素养,比如定时定期举办朗诵大赛,将时间设置在周五午后或者每个学期的最后一天,评选优秀经典朗诵之星,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让其在实践中更加深入的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为其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打下良好基础[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经典诵读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种模式方案,其可以为小学生营构浓厚的诵读氛围,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其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小学生在实际阅读期间能够充分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利于其形成良好的文学品味和文学审美,更是促进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对于逐步提高其自身语文素养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国学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汉字文化,2019(10):114-116.
[2]韩光永. 阅读经典,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136-137.
[3]陈燕. “经典诵读”促进农村中学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29-134.
[4]白景华. 在经典诵读中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372-3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