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需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以体验学习过程并发展动手操作、互动交流和协作探究方面的综合技能。数学实验使学生首先猜测,然后观察、分析和总结。在一系列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参与归纳、分析和探索的过程,真正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学生将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并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数学实验;以生为本;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若单纯地运用讲授式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感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技能和方法。结合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新时代的数学课堂应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生为本,有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数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动手操作,还能丰富学习的形式,变讲述式、记忆式学习为有趣的猜想和验证实验学习过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在动手中收获乐趣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先采取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而依托一些数学趣题、数学小故事,由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延伸出一些数学小实验,让学生动手参与数学实验,感受动手探索的过程,能让学生收获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知识的奇妙。
如“周长”与“面积”是重要知识点,也是平面几何知识的重点,为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也让学生掌握几何探秘的方法,教师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将16个小正方形拼摆成长方形,请问如何拼摆能让其周长最短?”在该问题导向下,学生参与动手实验,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学生运用已学的边长、周长、面积知识并相互联系,再结合分类的思想方法,将16分成1×16,2×8,4×4三类情况,在此思想指导下拼摆成长方形并分别计算出周长,得出4×4这种情况下周长最短。
涉及到“将固定周长的绳子拼接成图形,可以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拼成什么图形时期面积最大?”学生经过动手实验和比较计算数据,得出拼成圆形的时候面积最大的结论,并通过反复实验知道“周长相等时,形状越规则面积越大。”
上述实验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博大精深,需要灵活运用,促使学生敢于创新探索并迁移建构知识网络。
二、创新思考猜想,在探究中大胆验证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奇思妙想,在数学教学中,不妨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创新思考、奇思妙想的机会,之后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在探究中验证这些创意猜想。围绕这些有趣的猜想进行有趣的实验,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发现数学学习趣味,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索能力。
比如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提出后,教师引导学生先准备好实验素材和工具,再分小组合作交流,创意思考、猜想分析,并展开运用实验的验证过程。学生猜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还有的学生创意猜想“用放大镜可以将角放大”。围绕这些猜想,学生参与到数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过程中,探究验证结果。
分小组合作验证,动手操作,设计好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完成实验操作,发现“延长角两边线的长度,角的大小并没有变化”,“而将角拉开一点,或将开口缩小一点,角度却会有变化”,“用放大镜放大后,再在放大镜上测量角的大小,角也没有变化”。依托数学实验的过程,学生验证了自己奇思妙想的正确与否,在创意实验中感悟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发现了数学学习真有趣,也发展了创意思维和探索能力。
三、动手操作实验,在探究中得出新知
数学实验组织与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先猜想,再动手参与实验,验证猜想,探究得出新知。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验的过程,就是创新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能逐步探究出新知,感悟学习的乐趣。
如“圆锥体的体积”学习中,教师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动手参与,合作探究“等底面积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先是模拟课本上的方法,运用倒满米、倒满水装入圆柱容器的方法,得出倒3次能倒满。教师提示“只装一次,能不能得出结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巧妙借助称量的方式,分别测量圆柱体、圆锥容器所装米的质量,从而得出前者质量是后者的3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若不是容器,而是实心圆柱体、圆锥呢?”教师适时点拨,将“圆锥、圆柱分别放入装满水的烧杯,用量筒测量它们分别排出的水的体积”,对比体积的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四、融入生活应用,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数学与实际生活关联紧密,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应多将数学与实际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数学实验能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核心素养。
如教师提出“花坛面积的测量”问题后,又为学生预设了“困难”,如果没有米尺,如何测量?学生参与数学实验,小组合作分组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用木棍作为单位,先测量木棍的长度,再看各边有几个木棍长,记录下来。有的学生想到用“步数”,因为身体是有趣的测量工具。在这些设想下,学生参与到动手实验中,边动手、边交流、边记录,之后计算,并与学校登记的实际面积进行对比,看哪个小组与实际面积的大小差距最小。在这些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巧妙解决了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融入生活应用,运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思维。而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数学实验参与过程中感悟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发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效提升了核心素养。
五、结语
简而言之,数学实验为创新的数学课堂创造了机会,也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这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探索新知识,体验直接学习过程,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追求达到教育目标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马伟中.张宁打开学生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34).
[2]杨勇,许昌明.数学实验--让数学探究学习更有深度--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数学之友,2018,(08).
[3]王岚.张小华“做中学”中“做数学””——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