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冯刚 张扬
[导读] 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青年道德水平是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

         摘要: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青年道德水平是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学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基础,是学生夯实基础、形成能力和培养品德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外来文化的传入极大地影响了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德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向学生宣传先进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开展各项学习工作。德育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多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学;德育;知识基础;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化发展下,中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其德育工作开展成效直接影响到学生最终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信仰。德育处是组织和协调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德育教育作为当前中学生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德育教师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深远影响。而在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中,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保障。
         一、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教育现状
         道德知识不仅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体系,还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它不仅是群体意识,更是个体知识。它具有控制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学校德育课程作为道德知识的组织平台,勾勒着道德知识在学校领域的生存命运。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道德具有基础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它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动与统一。德育是以道德知识体系为基础的系统的、整体的教育。它包括显性知识教育和行为培养、隐性情感培养和意志锻炼。
         然而,在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把德育看作是机械的行为实践和情感训练,最后把学校德育看作是教师教学活动之外的一种附加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的“附加”负担,成为教学和德育的“两张皮”现象,“德育渗透”便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流行话语。
         二、学校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教师专业”,二是“专业发展”。所谓教师专业,即为教师职业与教育,其更趋向于体系、制度在教师发展、职业成熟教育中的作用发挥。而专业发展则仅代表的是一个时间过程,即人员由非专业过渡为专业的整个流程,其更趋向于对理论的诠释。就现阶段我国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来讲,要想保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进行,务必要明确好终身学习目标,加强专业自主化,组织骨干班主任教师校外进修,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库进行全方位展开。
         (一)明确终身学习目标
         教师专业化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发展工作,其本身具备终身性,因此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下教育领域不断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

一方面,要求教师需要加快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新型教学方式的学习,由此来追赶时代的发展进度;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务必要树立坚定地理想目标,不断探索、追求,从而在长久的学习中谋求自我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加强专业自主化
         从本质上来讲,专业自主性无疑是对自律学习概念的延伸与强调,简单来讲就是学习者需要合理把控好自身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方式可以成为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其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自身学习的自主性潜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自我学习的潜能,更要掌握自我教育的卓远观念,以及自我反思的远见,从而最终实现自身知识理论向智慧能力的逐渐过渡。
         (三)组织骨干班主任教师校外进修
         学校应当组织骨干德育教师外出进行更加系统的专业知识性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引进社会上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将其传授给其他教师。校外进修有多种形式,例如参加短训班,或是听取名家讲座,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国外考察,感受国外的教学氛围,观察其办学成功的因素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引入教育理念,并对其做出调整,使之能够符合我国的德育教学情况,切忌生搬硬套,不考虑实际问题。
         (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库
         学校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极强的整体性。而就学校来讲,知识库的建立,本质上就是要把学校所具备的知识量加以细分、提炼、加工的过程,将这部分知识转化为知识财产,赋予其更系统化、组织化的特性。简单来讲,就是要借助各种方式、方法实现隐形知识向现行知识的有效转变,最终作用于教师专业的发展之中。就教师个体而言,如果其能够有效实现已学知识向个人知识的过渡,那么就意味着其知识的储备量在不断扩张,而教师也就需要对该部分知识进行管理。当教师建立专业发展知识库之前,需要事先明确好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以有效适应自身发展规划,而后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加以归纳、整合,从而最终组建出一套个性化的经验模式及教学智慧。
         三、结束语
         总之,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起跑线”,而德育教育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顺利形成的根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中学德育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进行全面、深入、立体的了解,将科学的德育教育观念融入到具体实施之中时,德育教育的本质才会得以由表及里地展示出来,具体有效性才能得以更为顺利、稳定、持续的提升,而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得到更为积极有效的推动,并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基于此,各校应当积极倡导德育教师个体要明确终身学习目标,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更好地改善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学生会在今后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陈宝琪.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8(18).
[2]曾召君,苑庆忠.农村初级中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
[3]庄亚民,郭清文.凸显学科魅力激活思品课堂: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