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历史开放性题型及解答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晁江辉
[导读] 历史一直都是高考科目中较为重要的一科

         摘 要:历史一直都是高考科目中较为重要的一科,而其中开放性试题也是当下全国卷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解题困境,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为学生解答高考历史开放性题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提升学生的书面成绩。
         关键词: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
         2010年至今,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的开放型试题以立意新、变化多、难度大著称,成为高考历史试卷中值得研究且最受关注的一种题型。本文试结合历史高考试卷开放性题型,寻找学生解答试题困境,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困境
         历史开放型试题在2010年全国卷中首次出现,2010年单独成题,分值12分;从材料到设问再到学生作答,都与传统材料问答题迥然不同,一出现就成为高考历史试卷中的亮点。这一题型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开放作答,没有标准答案,根据设问自拟观点,只要有理有据即可。其实,从历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来看,此题得分率很不理想,10分以上的人数很少,平均分在4一5分之间,学生普遍反映答题无处下手。
         二、应对策略
         (一)示范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
         首先,生成问题,提炼观点。主要方法如下所系:其一,从史料的历史性和共时性两方面找切入点(历史性是指有关这个方面的事实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共时性是同一个阶段事实间进行对比分析)。其二,分析中外关联要求的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中国对外国的影响;(2)外国对中国的影响;(3)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4)中外之间的相同之处;(5)中外之间的不同之处;(6)世界间相互影响。其三,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切人分析对比确立观点。其四,从某些相关事件找原因类、过程类、影响类、评价类等等确立观点。以2018年全国卷II第42题为例: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苋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销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结合上述一些方法,首先,从各个角度提炼相关论点。如市场、资金、技术与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工业化成功之路(历史性、经济类);官商不分的体制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政治类);引进先进技术要从实际出发(技术类);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成败的启示(历史性);洋务运动开辟了中国近代化(影响类);中国近代化道路之艰辛(过程类);汉阳铁厂失败到成功的启示(过程、影响)等。
         其次,阐述及论证。

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答题:(1)从社会构成(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等)等方面找切人点,选择相关史实进行论证。(2)从内因外因、国内国际等因素找相关史实进行论证。(3)运用唯物史观等各种史观方法进行论证。(4)论证时要做到论据充分,层次清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5)尽可能运用历史专业术语阐述。
         总之,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要做到熟知、真知,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将自己的真知灼见,通过文字撰写表述,以反映自己的思维活动,展现自己的学识水平。学生除了解决好上述两个主要因素问题外,还要学会给开放型试题下结论,有了结论的开放型试题一般来说才算完整。
         (二)加强课堂训练
         1.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某些史料生成问题,提炼观点。
         如学习“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时,针对第一目“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学生获取相关信息,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重大科技方面成就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重大科技方面成就突出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重大科技方面成就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发展”等论点或论题,指导学生提炼观点,生成问题。
         2.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运用史实进行阐述和论证。
         如学习“洋务运动”一课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就洋务运动提出相应观点展开论述,如“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要求学生可以从洋务运动的概念、主要过程、结果进行阐述和评析: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它在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功不可没。推动了中国军事、教育、经济等方面的近代化的发展。只要课堂上学生能随时生成问题并展开论述,训练得多了,学生的能力也就上来了。
         (三)教师转变角色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发展要求,教师再也不能一味地死教书,教死书了,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传授型教师向指导型教师转变,从讲授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从授鱼型教师向授渔型教师转变。高考命题者如是说:历史学科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就是对历史的解释能力,或者说学生个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过程性、探究性知识与技能。
         因此,作为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探讨开放型试题外,还应该转变观念,注重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考试题选用怎样的材料或历史情境我们永远也猜不到也不必猜,只要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具备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应对开放性题型便不再是问题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了解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根据学生各自学习水平进行层次指导,考虑以往三段论答题模式是否依旧适用,并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解题方法,从而用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考试题中的开放性题型,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答题水平。
参考文献:
[1]欧国文,陈达怡.以史观今引领正确价值观——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J].中国考试,2019(03):66-70.
[2]谢俊杰,黄丽.理论回归专业引领发挥育人主体功能——以近十余年高考史学理论类选择题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