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将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步入“核心素养”新时代,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内化成自己的品格和能力。加上近两年新型国测下试卷大改革,题量加大,课内知识删减,课外知识增多,尤其课外阅读理解占了语基部分半壁江山,让许多毕业班教师乱了阵脚,引发了深度的思考:课堂要教什么?怎么教?小学高段语文教师承受着毕业考的压力,如果教学还只停留在让学生纯粹的诵读记忆,就会与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下的试卷改革严重脱节。只有根据试卷改革的方向,钻研教材,结合高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向成熟的特征,有选择性地进行细致的讲解教学内容,实现课堂高效,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跟紧时代的变革。本文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阐述。
一、以生为本,精准预测
小学人教版中高段教材基本按专题组织单元,围绕专题每单元安排4篇课例,2篇精读课文的课后均有思考练习题,2篇略读课文前均有连接语,点明本课的学习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预习课文入手,课前教师在参阅教参后,可借助课后的习题和课前连接语确定教学重难点,初步明确本课精讲内容。教师还需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是确保课堂高效的基本前提。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为例,这是一篇演讲稿,属议论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严密,层层深入。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确定精讲本课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议论文的表达特点:准确、严密。由于文章语言抽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熟悉的事例,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这一内容就需精讲。例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可以让学生联系他们刚刚学过的课文里的革命先烈李大钊、郝副营长等;在如何对待批评、对待同志、对待困难等问题上,都可以举出一些生动感人的事例,帮助学生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议论文的特点,为初中继续学习议论文打下基础。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联系身边事例去理解深刻句子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只有课前对教材充分解读,根据学生的学情,预测学生哪些懂就略讲;哪些不懂需精讲,课堂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提高效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学生已知出发,要想把学生带到你想要的地方去,你就必须先知道他们在哪里。例如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虽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也能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有一定困难。另外,学生缺乏对盲童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很难走进盲童安静的内心,进一步体会她对春天、对美好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而且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简单又抽象的话题。所以教学时我抓住“奇迹”一词让学生质疑问难:创造了什么的奇迹?用什么创造奇迹?为什么说真是一个奇迹?让学生自读原文思考:安静在触摸春天时都创造了那些奇迹?想一想安静为什么会创造这些奇迹?寻找关键句,抓住关键词,体会感悟在旁边做批注,小组合作交流想法,全班汇报交流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们捉过蝴蝶吗?”“用什么工具来捉?容易吗?”而安静是个盲姑娘,什么都看不到,却能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月季花,悄无声息地拢住蝴蝶,这真是意想不到、不可思议的事情,真是一个奇迹。接着指导学生朗读,闭眼想象读出词句的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明白“正因为提到安静整日在花香中流连,所以她在花丛中才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创造出奇迹。”我创设情境引读:当我们背着书包上下学时,安静在花香中流连;当我们在教室学习时,安静在花香中流连;当我们在做游戏时,安静在花香中流连。我追问:“安静为什么喜欢整日在花香中流连?他用什么创造了奇迹?学生感受到因为安静热爱春天,热爱花,热爱蝴蝶 才会整日在花香中流连。顺水推舟,我出示选择题: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安静热爱春天,流连花香吸引了蝴蝶。B.安静热爱生活,用心感受蝴蝶的存在。C.安静热爱昆虫,捕捉昆虫的本领高超。D.安静热爱生命,她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让学生默读1-4自然段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读文很快判断出答案,也解决了他们课前的疑惑,是神奇的灵性创造了奇迹,而神奇的灵性不就是安静对生命的这种热爱吗?《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激活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反复诵读、与文本充分对话,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盲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
学生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独特感悟经常是我们难以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的预测精准中带有弹性,预测是没有正负之分,只有合不合理,吻不吻合。如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有一环节是交流: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能否用文中的情节来说明。与我事先的预测一致,大部分学生认为他是一个敢于冒险、聪明淘气、追求自由的人。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他大胆出庭指证凶手是一富有正义感的人。
还有部分孩子认为他和贝琪一起在山洞迷路时,相比于贝琪的害怕恐惧,汤姆还表现出乐观坚强的一面。有的孩子觉得他身体刚好些就赶紧去探望伙伴们,关心他们,这是一个重视友情的汤姆,有的孩子认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一听说山洞的洞口被封住,竟还关心恶事做尽的强盗乔埃的死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生为本,教学时精准的预测能为学生的弹性发挥提供空间,从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多元的文本解读能力,评价能力。
二、聚焦思维,先学后教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意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小学高段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因此,“先学后教”是课堂精讲的保证。“先学”即引导学生课前通过自问自学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后教”旨在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变“学问课堂”为“问学课堂”, 达到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语文学习真正发生,也为精讲保证充沛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凡卡》这一课前,教师精心设计预习单,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生字读音字义、概括主要内容、思考课后习题、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课前通过自学解决简单的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预习单上留下的问题,有的是个别性问题,如:问题(1)文中出现几个人物,对应的身份是什么?(2)凡卡为什么要到鞋匠老板家做鞋徒?(3)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4)回忆了乡下哪些事情?(5)文章的写作背景。有的是群体性问题,如:(1)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2)凡卡在写信时为什么要穿插乡下的回忆?(3)凡卡写信时的心情如何?回忆往事的时候心情如何?(4)凡卡的信能寄出去吗?爷爷能收到信吗?凡卡能回到乡下吗?这样的设计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从提出问题到共同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解,思维从散到聚,保证学生自主感悟, 又通过合作学习,使学习过程不断深入。学起于思,思解于问。只有乐于为学生搭建质疑的平台,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被激发,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关注迁移,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要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达能力,这三项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的一般能力。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山,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具有语言优美、写法独特、丰富文化内涵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善于总结文章的写法、巧妙迁移学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形成自己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果断舍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长文短教,直奔主题,让学生用四字以内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我”和闰土相处时讲述的四件事。学生交流,有的概括为月夜刺猹、冬天捕鸟、夏日拾贝、潮汛看鱼,有的概括为雪地捕鸟?瓜地刺猹?海边拾贝?沙地看鱼,针对学生的交流,总结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时间+事件/地点+事件,学生在做课外阅读时就可以迁移运用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
仍以《少年闰土》为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鲁迅先生用简洁语言,按顺序抓住闰土最显著的外特征刻画活泼可爱的形象。教学时,我让学生运用鲁迅先生的写法进行仿写,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写完交流让其余同学猜名字,学生仿写几乎能运用文章的写法,如:她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经常穿着粉色的衣服,总是把头埋得低低的,不喜欢与人打招呼;我的伙伴,头小脸大,还长着许多雀斑,矮胖的身材,真像动画片里的小头爸爸;她高挑的身材,鹅蛋脸,白皙的皮肤,扎着高马尾,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容......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仿写的基础加以理解、创新培养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学生真正从语文中学习又用于语文,体现核心素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使语文学习更加高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主题是不同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单元习作二的主题也是写各地区的民风民俗。因此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本课的写法特点: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运用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先进行一次小练兵,写家乡的节日习俗,学生现学现用,印象深刻,也为写好单元作文打下基础。又如《匆匆》一课,朱自清先生用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就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不经意间匆匆流逝。学到这里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用日常小事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写作得法后,写作才会别有洞天。写法的迁移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注重学习迁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积极联系,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为深入阅读铺路,这样,何“乐”而不为之呢?
总而言之,精讲不等于少讲,精讲要求教师要深入全面解读教材,把握重难点,了解学情,以学生的疑问切入课堂,总结方法授人以渔,开展有效的精讲教学,这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到“学校改进的基础是课堂改变,课堂改变的核心是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改变。”教育正静悄悄地发生变革,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使教学更高效,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