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到文化 ——朱昌元语文教育思想解读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滕世群
[导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则是在历史长河中久经沉淀而凝结的文化精髓,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则是在历史长河中久经沉淀而凝结的文化精髓,通过语言观,可以感受到文化思想在语文教育中透视下渗透出的思想资源,这种思想资源是语文教育所独特具备的,自语文教育普及以来,将历史文化资源纳入到基础教育中,在孕育新思想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文化  语言  语文教育   文化精神
         用王尚文的话说,朱昌元无疑是浙江语文教育、浙派名师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我们解读、探究、学习朱昌元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下语文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就浙江而言,浙派名师的崛起,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践当中,都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以为就是朱昌元这一代特级教师为代表的教师努力的硕果。朱昌元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守“语文品格”, 妙趣天成。
         朱昌元常说,不要让语文丧失“语文品格”,只要你走进朱昌元,你就能感受到语文的气场。
         探寻朱昌元的成长路径,从年轻时写的大量赏析文章,到后来编写教材《词语手册》,到主编《语文会考导引》《语文高考复习用书》,经历了一个语文工匠、语文花农必须的历程。我以为这个过程不可小看,它是一个语文名师的原始积累时期,是一个语文专业知识和语文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从事语文研究的学术训练过程。有了这个语文基本功,那种酣畅恣意的精神气象才不至于没有底气没有根基。
         语文品格更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且举朱昌元《江南冬景》课堂实录中的一个片段试以说明。
         例1:《江南的冬景》
         师:本文集中笔墨主要描写了这样四幅图画。我们着重选择其中的两幅来深入欣赏。先看第二幅“寒村微雨”图吧,我们一齐把它朗读一遍。(学生朗读“寒村微雨”段落)
         前面已经提及,所谓的“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是在为江南冬天的多雨解释原因的。濒,就是临近、靠近的意思。在郁达夫看来,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作者说“说不出”,但被他巧妙地画出来了。他是怎么画的?请大家把动词圈出来。
         (学生圈点勾画)
         师:你圈了哪些动词?
         生:洒、加、泊、添、画。
         师:不错啊,不过还有,你自己能不能加以补充?
         生:点些。
         师:我们要求圈动词,“些”就不要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动词,却展现了绘画过程。我们先把这部分一起朗读一下。从“你试想想”到“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学生齐读)
         师:郁达夫不是画家,但是他精通画理。“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远阜”就是远山。这里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临水倚山的“寒村”。接下来作者怎么“画”呢?
         这一课堂环节围绕着语言的品鉴,自然而然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教学紧紧抓住语文这根“缰绳”,丰富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经验,水到渠成,妙趣天然。
         二、学术品格的践行者。
         课堂教学有没有创新,关键不在形式,即课堂教学方法上的花样翻新,而是看一位老师有没有把握好教学内容。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教学方法不重要,只是认为没有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再好也是花架子。

朱昌元的课堂,每每有学术的发现,这种学术的发现是朱昌元的语文教学内容别具一格,形成了朱昌元语文教学的鲜明个性,即富有创新和学术的启示。朱昌元《宝玉挨打》教学设计中对文化和叙事的解读,在《<江南的冬景>教学实录》中对郁达夫四则日记的运用,在上《虞美人》时对“红颜”一词的探究,都体现了一线语文教师对学术品格的追求。且看《虞美人》一课教学片断。
         例2:对“红颜”的探究
         师:李煜在《虞美人》里长叹:“雕栏玉砌应犹 在,只是朱颜改。”课本对“朱颜”的注释是“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我以为不确。同是被俘后写的《破阵子》,李煜感叹自己“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 磨”,也就是说成为阶下囚后,很快就人瘦了,发白了,容颜憔悴了。再证之以唐宋时期对“朱颜”的用法,更可以肯定课本注释的不确。李白在《蜀道难》里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在《赠孟浩然》里说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王安石在《壬辰寒食》中说自己“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 凋”。由此可见,至少在唐宋时期,“朱颜”或“红颜”绝不是女性的“专利”,它是可以形容须眉的。《虞美人》的“只是朱颜改”,我以为就是李煜在倾诉自己 归宋后的无限哀愁,以致正值壮年的“我”短时间内就衰老了。这样解读,更能深入李煜的内心,体验他的深广的忧愤。我想,这样解读,千年之前的南唐国主也会 引我为知己的。
         其实,教学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从这个方面讲,一线教师得天独厚,比如阅读教学,回到阅读的原点,回归阅读的零度,往往就会有阅读的创见,教学的创新。
         三.文化精神的追求者。
         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指出,“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民族文化,就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思想和精神、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就是呵护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载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7-8期)
         虽然学语文并不等同于学文化,但文化精神和心理又实实在在是语文的灵魂。朱昌元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一位语文教师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姑举一例。
         例3:《江南的冬景》
         PPT展示:
         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
         我曾经到过日本的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四国的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
                                    (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师生探究后,总结:
         游赏山水,表现山水,使心灵宁静,使人格净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促使郁达夫创作大量的游记散文的重要原因。
         当然,他笔下的农村、农民,自觉不自觉地带有某种美化的成分,多多少少体现了旧式传统文人的理想,或者说偏嗜。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有时生活在想象的“桃花源”中,生活在自己用文字创造的明丽、闲适的境界中,借以安放自己那颗敏感、躁动而痛苦的心灵。
         课堂收尾,揭示了《江南的冬景》的文化境界,给让豁然开朗之感,这就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1.王林. 基于语言观的语文教育基本理论解读[J]. 语文建设, 2016(2X):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