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6期   作者:宗西梅
[导读] 国学经典中蕴含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

        摘要:国学经典中蕴含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世界观。立足于长远视角而言,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对于培养民族复兴人才也非常有利。可以说,无论是从学生个人层面而言,还是从国家发展层面而言,在小学语文学科体系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环节,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教学困境;对策
引言
         诵读经典是铭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经典诵读,其目的并非仅限于让学生铭记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更是要启发学生开创未来。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当下,诵读经典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知道“我是谁”,使其在学会尊重与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之前,先学会热爱本民族文化。然而,一直以来,小学教育常以“经典篇章拗口难懂”与“小学生不具备理解经典篇章的能力”为由忽视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表现出“方法”与“时间”上的多种不足。因此,语文教师应更加深入地分析学生的能力特点与经典诵读要求,找寻优化经典诵读的方法,使小学生在难度适宜、方法得当的诵读中爱上经典。
一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践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识字教学。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但受教学时间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识字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到的汉字较为有限。据调查,每年小学新生的生字学习量不超过300字,难以满足小学生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需求。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培养的黄金期,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经典名著诵读活动,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的诵读,能使学生的识字量得到有效增加,进而提升其识字能力。小学阶段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经典作品的习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
         (一)诵读范围不够广泛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国学经典诵读指的就是:围绕课本上的古诗文进行诵读。基于这种认知观念,教师只带领学生诵读教材上的经典古诗文。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范围局限于教材,涉及面非常狭窄。
         (二)部分教师对经典诵读认识不到位
         目前部分小学虽然已经意识到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开始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学校未将经典诵读作为教学重点。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将经典诵读作为一种形式,不关心学生的诵读质量,更有部分教师占用经典诵读的时间开展其他学科教学。而且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自制力较弱,常会在诵读经典过程中被其他事物吸引,这些都导致经典诵读教学效率不高、质量较差。
         (三)诵读方法过于单一
         在指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时候,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步朗读国学经典以及简单的讲解了经典内容之后,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篇章。这种诵读方式,强调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死记硬背,过于单一,并且还会让学生感觉国学经典枯燥无味,造成学生丧失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三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策
         (一)积极与时俱进,增强班级国学诵读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积极与时俱进创新国学经典诵读语文教学,以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可促使小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有更深刻认识的同时也形成内部动机积极诵读国学经典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那么,语文教师应当如何积极与时俱进以创新国学经典诵读增强班级学习氛围呢?首先,教师可积极的引导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对国学经典诵读进行讨论,并强制要求在小组中任意抽选一个成员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从而促使小学生集中精力于国学经典诵读中并且充分地将自身注意力投入国学经典学习中。因此通过此一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的形成内部动机进行国录、前言,并一目十行进行速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引文范本阅读中实践此方法,并将其延伸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其次,精读与细读。学生通过浏览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细读,通过朗读、背诵等体会文章的构思立意、精彩词句、思想情感等,感悟文章的内涵并提炼其中的关键信息,精读和细读是阅读的核心环节;再次,批注和笔记。在阅读中对好的词句进行批注,并通过读书笔记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都是良好的阅读方法,可以更好地吸收文章精华,显著提高阅读质量。
         (二)强化古诗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古诗文内涵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取以下步骤开展朗读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在此过程中强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以朗读促理解,借理解提高朗读效率;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经典古诗文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如朗读的节奏、停顿、情感等,让学生在充分把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之上,提高朗读的能力和效果。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借助一些朗读视频、音频,让学生跟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增强学生对文本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经典古诗文学习的效果。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
         对于经典诗文来说,读是领会其意思的最科学、有效的途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或适时处可以运用范读、自读、对读、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充满个性化的诵读方法。范读,就是示范性的朗读。最开始可以由老师来范读,然后可选择一些读的好的同学为其它同学范读。范读可以让学生认识文字中的正确字音和读诗歌的语气,体会经典诗文的音韵之美。自读和齐读,自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也是个性化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方法;齐读比较适合晨读时进行,容易营造一个诵读经典的氛围,从而提高诵读的效果。配乐读,经典诗文中很多都描写了非常独特的意境或者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经典诗文的意境中去。
         (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诵读经典”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经典古诗文之魅力。同时,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熟悉朗诵或朗读的技巧,提升自己的诵读能力。为巩固学生所学习和掌握到的诵读技巧,教师可以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参与相关的诵读活动,特别是竞赛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促进良好语文学习效果的实现。
结束语
         综上,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国学经典诵读,详细分析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价值、实践原则和实践方法,其中,面对国学经典的丰富国学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进一步强化认识,并依托于适用性原则、鼓励性原则等基础实践原则不断推广国学经典诵读,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国学素养,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长期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渭茹.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8(31):54-55.
[2]师小娥.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9):91.
[3]侯宪梅.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271-1274.
[4]金春来.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8(18):34.
[5]魏钦田.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