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6期   作者:徐群能
[导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够代表着我国的参考文化。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与文化综合课程。在素质化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的去了解语文课程这一特殊的学科,通过这一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去更好的接触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不断的在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语文课程作为载体,大力的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出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璀璨文明等特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能够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灿烂夺目。即使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洗礼,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依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习近平主席目前正在大力提倡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豪感,增强我国的软实力。语文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使得在进行语文学习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说语文学科也是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的去提高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学科的力度,利用语文学科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明确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目标
         一个民族中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在经过了长时间历史文明的演变和推进,最后形成的见证与结晶,它能够总体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精神文明。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每个时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艺术、不同的审美、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总和。在世界当中存在有很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他们灿烂的传统文化,但是世界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媲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千年而不衰,并通过语言和文字被完整的记载了下来。所以说在初中语文学科当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们的青春期,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念、人生观、世界观等开始形成的时期,可以说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十分重要阶段。作为一名中学的语文教师,不能死搬教条,只向学生传授语文课本当中的知识,而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渗透与语文学科当中,让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欣赏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多数初中生的文化沉淀并不深厚,甚至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目前不管是初中学校还是初中的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当中的渗透也不是十分的重视,造成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深入,经常将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对新兴社会化事物的学习上面。这样一来,初中语文学科无法作为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发挥出它更大的价值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去转变自己的观念,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一个完整全面的认知,将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以及传统优秀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国家自豪感、文化自豪感以及爱国之情。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必须明确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首先,在语文学科中进行传统文华的渗透,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其次,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进行优秀写作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能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比较多元化、综合的学科,它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几乎涵盖了一切的内容,中学语文教材当中通常穿插着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好语文学科的多元化特点,有选择性的将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不断的放大,在教学过程时尽可能的去渗透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一)利用古诗词进行渗透
         目前在初中语文的教材当中,有很多的经典古诗词、文言文,这些都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体现,它们不仅能够彰显出我国汉字的魅力,还能够展现出在不同历史时代当中,古诗词人文人的精神面貌,尤其是杜甫、李白、陆游等爱国诗人的词作,在他们的诗词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爱国情感。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的讲授与赏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出学生对于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首先教师可以播放诗歌朗诵课件,激起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将学生分组,学生可以选择单人朗诵,也可以选择集体朗诵,在朗诵的过程当中切实的去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学生对古诗词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深入的感悟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去领会中心思想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深入理解,让学生更好的领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在讲授《使至塞上》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去有感情的阅读古诗,体会当中的情感和意境。之后教师在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去体味作者不同的情感变化,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渗透
         除了古诗词文言文之外,我国还有一系列优秀的传统节日,在优秀的传统节日当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将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去领会与把握不同传统节日当中的优秀内涵。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时间大约是45分钟,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这45分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点之外,还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文化渗透。我国一系列的传统节日恰好为组织文化活动搭建了优秀的平台,在传统的节日当中去主持多元的课外活动,能不能能够使课外活动的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快乐的参加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获得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熏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经典的诗歌相结合,不断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三月三日上巳节时,教师可以组织诗歌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先去搜集一些相关的优秀古诗,在诗歌朗诵会当中进行朗诵和赏析,同学、老师一起去分享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在中秋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搜集有关月亮、有关中秋节日的诗歌,之后和同学、老师一起进行探讨和学习。
         三、结语
         要想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学科当中不断的去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采用多元化的途径与方法,从语文的教材入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在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激发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喜爱。教师应当明白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应当不断的发挥出自己的激情与热情,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参考文献:
         [1]段泽运.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 中学语文, 2016(1):29-31.
         [2]李斌.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 教师, 2015, 000(016):68-68.
         [3]徐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 中学教学参考, 2013, 000(028):41-41.
         [4]熊康革.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 479(05):15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