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教学标准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策略,而导学案作为其中效果显著的教学方式之一,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应用,能够在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价值和策略两方面,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数学 实践策略
引言
在高中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新课改教育工作的深入与落实,高中数学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导学案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之一。
一、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导学案能够利用其中的问题设计,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限制,以个性化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再次,导学案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的应用,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在充分体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最后,导学案的设计是基于三维教学目标上的,能够在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环节前巧妙编制导学案
为了确保导学案的有效应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需要在课前预习环节前,立足新课改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上,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以科学的方式为学生编制更具全面性和有效性的导学案,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而在编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归结数学导学案的几项主要环节,如确定教学目标、预习导学、达标检测、总结反馈等环节,以科学的设计流程,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导学目标的数量要适宜;第二,教学目标要涵盖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知识点,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信息;第三,教学目标要条理清晰,且具有可检测性。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将“使用集合及对应语言进行表述,并明确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设置为导学案编制的总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总目标进行细分,如明确构成函数的基本要素、确定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等,进一步增强导学案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并通过对其他环节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来增加导学案的有效性,以便于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二)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巧妙应用导学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环节就是开端。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是“温故知新”的导入手段,在课堂教学的最开始就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教学知识,然后直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为了进一步加强课前导入环节的开展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主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知,并将自主预习过程中发现的困惑和疑问进行记录,在课前导入环节对教师进行反馈,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从整体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教学“对数函数”这一章节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对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图像等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与认知,帮助学生明确本章节教学的重难点,并通过总结学生的自主预习成果,准确把握授课的重点和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夯实学生数学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构建更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巧妙应用导学案
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无法对章节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一一的讲解,尤其是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点,根本没有专门讲解的必要。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导学案来节省教学时间,提前收集学生在导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对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能够在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知识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集合”这一章节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都会对描述法和列举法的集合表示方法产生疑问,这属于学生之间的共性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这一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将课本教材中的抽象描述进行具体展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四)在课后练习环节中巧妙应用导学案
课后练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通过解答例题进行基础巩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对学生进行课后导学,帮助学生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减缓学生的遗忘速度,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导学案作为新课改核心素养理念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学生编制科学的导学案,并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中对导学案进行巧妙应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鲁彬.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20(17):86-87.
[2]成彦盛.“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学周刊,2020(06):90.
[3]张天时.“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63.
[4]陈许聪.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