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6期   作者: 胡德胜
[导读] 在初中阶段美术课程教学的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均侧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清楚的了解到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乐观态度以及健全人格实施培养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充分掌握美术知识及动手实践能力,并提升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主要对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美术欣赏是培育学生借助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等正确的审美角度感知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目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目标。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保护学生正在形成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主观能动性。
一  初中美术审美教学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人们经常会说到“世间从不缺少美,而缺少对美发现的眼睛”,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正处于青春时期,教师通过引导其积极发现生活当中存在的美好,并引导学生心怀感恩的心,这通常对学生实现良好成长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初中美术的具体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需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眼光,通过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熏陶,通常可以使学生实现良好成长。
         (二)有利于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欣赏过程是通过感知体验、形象描绘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对于同一作品,千万个欣赏者就会产生千万种不同的印象。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鼓励学生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进行个性解读,提供给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三)开阔学生的眼界
         由于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会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全方位地感受和了解外界,与外界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美术欣赏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感知丰富的世界。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通过这些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了解世界,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便开阔眼界。
二  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影响深,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足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部分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教师对美术教学缺乏深入的认识。在以往的初中美术课堂上,部分教师采取单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较低。美术不是中考科目,如果教学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教学活动将难以开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难以提高。
         (二)美术欣赏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在初中阶段美术课程教学的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均侧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好理解,兴趣高,教师教学方法相对灵活,课堂效果较好。而“欣赏评述”却不同,它是渗透式的,涉及历史文化知识,侧重于对作品进行审美理解,需要表述与交流。美术欣赏课知识性强,趣味性弱,因为过于专业化,教学多是讲授,所以学生会觉得比较深奥、枯燥无味,加之教师的教学以传统的灌输式方法为主,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受感染,导致参与单纯欣赏教学活动的学生少之又少。
         (三).教学设备不足,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缺少美术教学设备,美术课程教学往往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和多媒体展示。

这样的美术教学往往局限在教室中,学生缺少接触外界事物、培养审美意识的机会,导致学习的有效性不高。此外,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一些初中美术教师自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后,艺术创作机会较少,导致其专业能力仅仅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一些年轻的美术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有待完善。
三  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有效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革新
         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教师需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美术教师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美术教学作用,才能对美术课的价值进行深入化思考。初中美术教学中,其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艺术素质的增强,而且还能在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观看与临摹。因此,美术教师需细致、认真的设计美术课程,以促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进行艺术创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加强对美术书籍及资料等的投入,以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了解。该过程中,美术教师需注重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注重理论素质,从而使学生具备的美术知识的实践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观念,提升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师应以提升教学水平为根本,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学经验不多的年轻教师应该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汲取授课技巧,使课堂有趣、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活跃度。老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总之,教师应当不断汲取最新的美术专业知识,并将其将其运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此外,学校也要不断完善美术教学环境,配置教学设备,为美术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提高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
         和学习兴趣美术是视觉艺术,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的目标。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感觉欣赏课程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习兴趣。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慕课教学、翻转课堂、微视频、微电影等引入美术课堂,可以使欣赏教学信息化、多媒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知觉。学生的参与感知强烈,就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
         (四)丰富学生针对美术作品的想象力
         美术欣赏初级阶段便是针对作品的直观感受,而基于个人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所领悟的内容也更为丰富。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主动引导学生开展针对美术作品的现象,并融合与学生自身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之中。美术欣赏课针对学生美术吸上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令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感,还需要令学生通过自由的想象,具备积极创造的主动性。而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符合人们直观美感的需要,也符合欣赏者想象中虚拟意境的需要。以《巴尔扎克像》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身对雕塑的直观感受。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身着睡衣于夜晚踱步的老人。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该雕像的塑造历史,包括罗丹耗时7年塑造而成以及该雕塑当时引发的美术界浩大的争论,向学生介绍该作品所展现的艰苦人民为了获得正义而不断抗争的精神。同时,教师也可要求学生自由发挥自身的现象空间,去尝试揣摩这幅作品所意欲表达的其余意境。如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使得这位老人在夜晚无法入睡。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想象力,不可固定答案,以便令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
结束语
         美术欣赏课是教学期间培养学生审美水平最直接也最佳的渠道,作为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师,应明确该课程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同时拓展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想象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一个相对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为学生未来审美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学生未来美学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巩淑红.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教师,2018(S2):66.
[2]刘海艳.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23.
[3]陈武.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17-118.
[4]卢丽.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67-68.
[5]文冲.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J].学周刊,2018(19):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