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6期   作者:郭琼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中逐渐落实,人们已经了解到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培养个人情操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中逐渐落实,人们已经了解到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培养个人情操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美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其他科目难以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部分美术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到位,因此,笔者探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为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清楚的了解到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乐观态度以及健全人格实施培养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充分掌握美术知识及动手实践能力,并提升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主要对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一、初中美术审美教学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美化学生的心灵
         在初中美术课堂开展审美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具有美育作用,能够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初中美术课堂开展审美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也可以装点学生的生活。
         (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人们经常会说到“世间从不缺少美,而缺少对美发现的眼睛”,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正处于青春时期,教师通过引导其积极发现生活当中存在的美好,并引导学生心怀感恩的心,这通常对学生实现良好成长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初中美术的具体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需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眼光,通过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熏陶,通常可以使学生实现良好成长。
         (三)、有利于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欣赏过程是通过感知体验、形象描绘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对于同一作品,千万个欣赏者就会产生千万种不同的印象。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鼓励学生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进行个性解读,提供给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二、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作品审美与评述是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从目前初中美术教学成果来看,审美与评述仍然是美术教学的薄弱点。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大部分地区的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美术审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零互动的局面。在新的美术审美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和分析,但是,在美术教师讲解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主观评论缺乏相应的思考与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应当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融入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塑造审美观,不断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有效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革新
         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教师需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美术教师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美术教学作用,才能对美术课的价值进行深入化思考。初中美术教学中,其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艺术素质的增强,而且还能在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观看与临摹。因此,美术教师需细致、认真的设计美术课程,以促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进行艺术创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加强对美术书籍及资料等的投入,以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了解。

该过程中,美术教师需注重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注重理论素质,从而使学生具备的美术知识的实践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绘画技巧,还需要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初中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的要求是: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内容特点和材质,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并且简单了解中外美术历史,可以对一些美术作品和美术技法做出基本的评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如果初中生缺乏对美的正确认识,就不能准确地判断是与非、美与丑。初中生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美,但是无法掌握关于美的标准,如果此时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也会受到他们的审美水平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初中美术教师需要注重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及判断美的能力的培养。
         (三)、营造美术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在初中美术课堂审美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美术情境,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固有的美术教学难以充分展现美术的欣赏价值,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重视营造美术情境,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深化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在欣赏作品《蒙娜丽莎》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是一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贵族女性,端庄、稳重,引导学生从细节部分分析这位女性的特征,如她的双手细腻柔嫩、眼神温柔可亲。在分析完画作的具体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深层次思考:“蒙娜丽莎的主要特色在于她神秘的微笑,那么这个微笑之下所蕴含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随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蒙娜丽莎的微笑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通过营造专业的美术情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体验美术中的美
         美术作品带给观赏者的首先是视觉冲击,这是美术作品表现力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感知美术作品传达的形象,这就需要教师丰富学生的体验。在美术审美课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感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和认识所生活的世界,从生活中寻找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便会运用美的眼光观察自己的生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全面感知生活了解身边的美,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过程中,为创造美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还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相应的生活情境。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自然景观和美术作品,促进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让美术教学重新回归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此,初中美术老师在具体教学时,需积极应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具体对策进行改善,对学生的审美教学效果进行提高,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蓓.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9(25):65.
[2]黄文娜.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123-124.
[3]高霞.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41.
[4]刘海艳.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23.
[5]孙运侠.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20(1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