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阅读,分享爱 ——浅谈小学低年段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6期   作者:张晶燚
[导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摘要】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幼儿时期的诵读儿歌、听读故事,到小学阶段的朗读课文,可以说,儿童最初的阅读能力在有声朗读中逐渐形成。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识字量的限制、阅读能力和方法的欠缺,都可能成为未来独立阅读的障碍,因此,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利用“有声朗读”来培养低年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呢?

【关键词】
         分享、有声、示范、提问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学段对阅读有明确目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窦桂梅老师在博士论文《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中也特别关注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她认为“读懂一篇好文章”是重要的基本学习能力,她认为“小学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做出解释及进行评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定是大量阅读的人。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当一个人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那他就有了一种精神饥饿感。有精神饥饿感的孩子,每天都会主动地自觉自愿地阅读。”
庚子春,武汉疫。在这个“超长”假期,笔者带领班级学生进行“分享阅读,分享爱”的有声阅读尝试,与学生均获益颇多。
         一、分享,打开阅读之门
         分享是一种美德,分享阅读则更吸引读者,儿童本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儿童对于分享阅读的兴趣盎然,但是对于分享阅读还缺乏经验和动力,因此可以尝试阶段性指导。
         第一阶段,教师示范。教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读物做示范,教给学生分享阅读的方法。因此,笔者根据4月23日“世界阅读日”的主题,选择了台湾儿童文学家方素珍的《你送玫瑰,我送什么呢?》这本书来进行第一阶段的阅读示范。这部作品从一个小小的礼物展开,将“世界阅读日”的由来传说讲给孩子,想要让他们了解“世界阅读日”的由来,让他们明白正义与责任的伟大,让他们体会阅读的快乐。教师先录制读故事视频,然后发到班级群里,让孩子们倾听。教师分享给孩子的故事作为打开孩子阅读之门的钥匙,充满了幻想与乐趣,同时还带给孩子获得知识的体验,这是一次良好的开端。
         二、有声,获得阅读之法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声朗读是低年段学生进行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二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尝试。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获得了被分享的乐趣和收获,在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加强对“有声”的指导,“有声”亦要有法,亦要有色,方能引人入胜。
         (一)图文并茂法
    六至九岁的儿童对于直观图像所获取的信息往往更加深刻,因此,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绘本故事的图片呈现出来,往往更利于儿童对故事的理解。

在第二阶段绘本故事分享时,笔者选择了英国作家卡丽·韦斯顿的作品《超人波波熊》,此书被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先生收录在“聪明豆绘本系列”当中,此书的插图绘画家是蒂姆·沃恩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角色尤其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图文结合,边看图片边倾听,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内容。
         (二)声情融入法
    在读故事时配以优美、适切的轻音乐,会使读者获得更加自信的体验,会使听者获得更加美好的体验,因此,选择轻音乐加以辅助,有感而发,入情入境,随着绘本当中的人物变换而变换声音,角色代入,尽量模仿不同主人公的语音语调,并且根据语言来想象人物情感,使“有声”更有味道。
         (三)亲子合作法
    亲子阅读一直是社会、学校所倡导的阅读方式,尤其对于低年段孩子来说,父母的加入,可以使儿童收获更多的阅读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可见,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在绘本当中,往往可能有多个人物,如果家长能参与角色扮演朗读,会大大增加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自信。
         三、提问,探索阅读之重
         在第二阶段的阅读分享活动中,分享完故事之后,笔者尝试提出一个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在讲完绘本《超人波波熊》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聪明的你,听完了故事,想要对主人公波波熊说些什么呢?”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开放一些,也可以简单一些。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很多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小A说:“做事要不害羞,勇敢的去面对。”小B说:“坚持就是胜利,不要气馁。勇敢面对自己的短处。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都会成功哒!”学生的想法多元化、多角度,这次尝试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在第三阶段的故事分享中,笔者分享了荷兰作家汉斯·比尔的绘本《达芬奇想飞》,这是一个与梦想和坚持有关的故事。在分享故事之前,设计了三个小问题:“1.达芬奇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2.从达芬奇身上你学到了什么?3.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想怎样去实现它?”带着问题听故事,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是不成熟的,这种做法坚持下来可以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交流,创作阅读之趣
         在第三阶段的阅读分享活动中加入提问环节,学生听完故事会在班级群里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者也会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交流,每天一人分享,每天一起交流,阅读量得到提升,学生分享阅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这种有来有往的分享交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语言组织能力也迅速得到提升,阅读分享活动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分享阅读,分享爱”班级读书活动共有90%的学生参与其中,分享次数多达120余次。有声阅读的实施使学生更爱读书,更爱分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张必锟.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