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然后从课前预习、教学导入、知识讲解、归纳总结、巩固复习几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入。有必要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1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因素,其对知识的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小学生更喜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更容易接受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出的知识。对此,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时要以小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为依据,通过信息技术,用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把抽象的文本语言转换成学生喜欢、易于理解接受的形象,以适应学生的形象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1.2要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
读字认字、阅读文本、倾听对话、体会情感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切教学工具的应用,都要服务于这些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展开为根本宗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1.3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盲目应用信息技术,会降低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甚至影响到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因此,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以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等为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等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应用策略
2.1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传统教育教学中,要想完成好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40分钟的课堂时间是相对有限、比较紧张的,教师讲、学生听称为课堂常态,一些代表性的例题难以精细化讲解,典型性的作业也难以实现当堂处理。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实施背景下,这些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不仅能够实现课堂时间的节约,而且也实现了学生视野的拓宽。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化、由复杂向简易的转变,将那些相对抽象的内容更加具象化、真实化,运用活泼生动的视听手段,再辅之以必要的画面、声音、文字、图片等,强化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聚焦、学习热情的激发,让课堂更加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色彩斑斓。
2.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能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与学生课前预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果。在课前预习环节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视频,把当堂课要讲的内容、教学目标等纳入其中,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使其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预习,提高课前预习效果。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分析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源,如视频、图像、图片等。其次,教师利用软件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制作成一个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视频。最后,教师通过微信、QQ等渠道把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并在教学视频引导下自主学习了解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减少以往课前预习的盲目性,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学生利用教学视频独立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完成预习任务,可以大致了解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记录不懂的问题,课上带着问题听讲,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2.3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永远是最好的教师。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倘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内容,提高在课堂上的投入度。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课堂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出要讲解的知识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实施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借多媒体的视频、图片等去呈现具体的课文内容,化抽象的文本语言为具体的动态形象,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动导入。生动、形象的图像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快速投入课堂。
2.4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包罗万象、文体各异、中外兼收,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记录在史册中的过历史典故,也有对大自然盎然生机的赞美小品,更有描绘无限神秘外太空的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这些内容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考验。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建议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内容呈现与讲解,借视频动画展示各种各样的课文内容,打破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视野。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从信息网络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编辑、删减等处理后,制作成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视频动画,以直观想象的动态影像展示课文,把过往的历史内容、神秘的外太空等内容进行呈现,从而拓宽学生广阔的知识视野。
2.5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文本意境,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重要任务。教学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课文内容的文本意境,把课文描述的意境进行直观呈现,以便学生体验、感受,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基于信息技术,通过媒体动画形象演绎课文文本意境,把那种不能言传的“妙处”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更好感受隐藏在文字下的美好事物与情感,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讲《月光曲》一文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用贝多芬的《月光曲》搭配优美怡人的山川美景,创设了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文本意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流动的音乐带来的意境美,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的教学价值十分巨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课后巩固复习等环节,从而全面优化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要遵守统一性、整体性、互补性的原则,这样,才能切实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别样风采。
参考文献:
[1]李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科学咨询,2017(47):106-107.
[2]肖国香.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5):36-37.
[3]熊会珍.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J].文渊(小学版),2019(1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