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第6期   作者:刘莲芳
[导读] 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改中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改中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对小学生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勤加探索,转变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阅读,使学生愿意阅读,从而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转变阅读教学方式,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关键一步。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优化阅读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情感,又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人文性内容的理解与体验,从而获得积极的感悟。同时,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受到积极情感的熏陶,获得更好的思想启迪,享受审美、鉴赏的乐趣。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情境和时机来刺激学生的反应、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去积极深入的思考,主动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和思维方面的碰撞,从而丰富自我和发展自我。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精心设置的问题抛给学生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就按捺不住地提问,当学生回答不出或者回答得不全面时,就急于自己讲解给出答案,这种与学生争夺思考和发言时间,以教师讲解替代学生思考、以教师讲解替代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而且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思考、不会思考,那么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成为了空谈。
         2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2.1科学设置阅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教师必须着重训练。而设置问题则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4]。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针对课本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而且在提问中把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进去,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坚持问题驱动,吸引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主动思考问题,利用彼此间的思维碰撞,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思维品质。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与启发性,能够通过问题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名山大川、日出日落等自然风光,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神奇的自然界,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积极投入到课文阅读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个别读、齐读、同桌之间相互听读课文,掌握生字和新词,最后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你觉得课文中作者眼里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奇妙的世界?这些方面分别在哪些段落中?通过这些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一步步深入思考,相互交流,最后学生自然得出答案: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并且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奇妙的世界。

在掌握全文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提问:文章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开头与结尾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作者通过天空和大地分别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针对上述问题,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认真反复朗读相关的描写世界奇妙的语句,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进而较为深刻地体会作者热爱世界的思想情感。
         2.2鼓励小学生仿写、续写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华,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以及某一修辞手法的效果,例如拟人手法赋予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情感,让文章一下子“活”了起来。然后,教师可从这一点切入,引导学生也运用拟人手法写几个句子或写一篇短文。在开放性学习中,教师更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阅读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就能够给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这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3设计启发问题,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探究阅读,就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主动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加深理解和思考。其中,教师的问题引领是关键,要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探究。教师不妨从巧妙设计问题切入,将学生引领到文本阅读中,并对学生的阅读适时给予点拨。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问题的设计首先应注重探究性和启发性。教师可以从文题入手,引发学生探究阅读的欲望。如阅读《晚上的“太阳”》之前,教师可以根据问题设疑:“太阳”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晚上怎么会有太阳?你能想象晚上的“太阳”是什么吗?然后,教师创设情境: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晚上只有一盏煤油灯,灯光太弱,医生不能手术……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猜想“太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引领,能够直接把学生带入文本阅读中。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提出探究问题,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如阅读《晚上的“太阳”》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先提出问题:爱迪生为妈妈“造太阳”,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可以看出爱迪生的聪明机智?然后介绍爱迪生后来成为大发明家,为人类做出了许多贡献,最后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材料,了解爱迪生的发明和对人类的贡献。这样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特长,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阅读课堂。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培养和深化,这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增强读写结合意识,积极寻求二者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形成日记书写习惯和仿写、续写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邹丽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z2):48—49.
         [2]万智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3):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