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第6期   作者:蒋雪
[导读] 语文阅读是学生丰富知识视野、提高理解、感悟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摘要:语文阅读是学生丰富知识视野、提高理解、感悟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在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阅读兴趣特点及学生学习条件,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明显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贯彻小学语文全过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能够为学生日后朗诵、写作、表达等能力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应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在传授阅读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使教学目标顺利高效地完成。
         1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的能力是学习语文这门学科必须具备且最为基础的能力,学生只有先通过读,才能了解语文教材中写了什么内容,通过读才能够掌握写作的能力。除此之外,对于每一篇文章来说,字里行间都蕴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唯有通过用心去读文章,才能够使读者与作者间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读文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2.1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控制课堂纪律、追赶进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注意力很难集中,通常会使教学进度被打断,教师为了更好的维持课堂纪律,在阅读教学中一般会花费大量时间解析文章,偶尔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此种教学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阻碍其学习兴趣的提高。
         2.2阅读教学形式化,难以产生共鸣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理解、感知、分析文章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阅读教材的篇幅通常较短,教师在讲解中一般让学生通读后,单纯要求学生学会生词、认知文章,忽视了文章的深层解读与情感把握,甚至只字不提。对于段落较长的文章,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概括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即可,将文章分层拆解,缺乏对整体文感的讲解与归纳,使学生难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3.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应保证享受性,学生不能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而是应摒弃以往的错误方式,注重理解分析文章,而非为了做题而做题。在学生每次阅读前,教师应强调进行浏览,保证认真细致,且课后及时回顾。同时,学生在阅读中还应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在阅读期间可以倡导分享式阅读方法,同学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听取别人想法的过程中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在积极思考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2确立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言积累、情感表达及写作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制定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阅读质量和阅读素养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表达及运用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确立阅读理解目标、阅读方法目标及阅读情感表达目标,具体而言包括理解文章大意、所有字词含义、写作风格、创作主旨及所蕴含的情感等,通过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例如,在《日月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标注出来并熟练背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课文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其创作主题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如何理解这一情感?等等。教师通过这些阅读目标的引导,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各方面内容有了清晰认知,并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丰富并确定拓展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兼具了文学性、思想性及德育教育等各方面内容,阅读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教师仅仅将阅读范围局限于教材中的文章,则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不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需要在完成教材阅读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将学生阅读范围由课内延展到课外,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要求,扩大阅读范围,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完成《曹冲称象》阅读教学后,教师可拓展阅读同类题材的历史小文章,如《司马光砸缸》等,使学生对主人公机智、聪慧、帮助他人的品德形成深刻感知。教师可借此机会,要求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具有这种智慧、要具备这种智慧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考虑到乡村小学图书资源有限,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文章,以达到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与目标。
         3.4创建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调查发现,家庭中具备科普杂志与百科全书的孩子,更易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也应积极参与,根据孩子的年龄与喜好在家中设置书架,为其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此期间,父母也可以进行陪读,必要时帮助孩子解答疑惑,使其可以涉猎更多的阅读内容。
         3.5巧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个教育阶段普及,一些从教者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课堂授课内容,从而使课堂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一个与所读文章内容相关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展开高效阅读。就以在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为例,这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写了海上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色,为读者呈现了一副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在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时,从教者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有关于海上日出景色的图片及视频,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体验,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海水拍打礁石以及海鸥鸣叫的声音,从而带给学生听觉上的体验,通过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和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结语
         综上所述,要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真正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特点,明确阅读目标,拓展阅读内容,优化阅读方法,巩固阅读成果,通过优质、有效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和理解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凤玲.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19):127.
         [2]任爱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0):144.
         [3]金敏红.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析[J].才智,2017(26):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