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录是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步骤。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主要是指幼儿经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保存下来的,既能体现知识获得,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实践。本文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记录的有效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记录;科学探究活动;重要性
一、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正是记录帮助了孩子们用客观的视角,基于事实的语言和证据,解释自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
1.记录的作用
首先,幼儿教师可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世界,学会洞察幼儿的心理,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其次,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希望保持他们探究的乐趣,以此来记录自己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与生活体验。最后,记录可以指导幼儿,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间相互交换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来增进他们获得知识的经验。在探究过程中,幼儿希望关注自己的记录过程与内容以及经验的获得,记录他们真实的想法,兴趣爱好,难点问题以及行为表现等。
2.记录的主要内容以及方式
记录的目的是让孩子用记录表对这个实验过程、结果、猜想的表达有所帮助。记录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在常规活动中的行为,如进餐行为,如厕行为,午休行为等;儿童使用材料的情况,如材料对于幼儿的意义,材料的使用等;幼儿之间的社交行为;角色扮演中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读写能力以及个体认知能力等等。只有在科学探究中对幼儿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才能更加全面了解分析幼儿集体与个体。记录的主要方式是用图表、数据、文字、符号、照片、表格等,分为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全班记录。根据幼儿所处的具体年龄段和水平,记录的重点内容与大中小班所使用的重点记录方式有所差别,如小班主要使用的是单表格的记录,在教师有所观察后立刻记录。小班的幼儿可以利用简单
的图标及绘画等形式进行记录,对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观察与记录;中班幼儿可在此条件上,另添加易于理解的符号,进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大班幼儿应适当用表格或者数字统计的形式进行记录,他们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事物的本质。
3.进行记录的原因及其价值
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记录是幼儿表达自身的猜想、问题、知识经验以及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过程。记录一定要客观科学,客观公正地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与成长,对个体经验进行显微镜般的重视。教师在繁忙的工作抽空做记录,也可将其看作是教师重新审视工作的机会,更加方便具体地去了解幼儿的生活。记录作为获得幼儿独特资源的方式,有利于同事间交流并分享工作经验的同时,更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
二、当前记录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就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以及培养的重难点内容都需要重视,培养他们记录的习惯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同时利于增强幼儿更好地剖析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和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记录对其内心世界进行分析。所以必须足够重视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才能引导幼儿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2.记录要求不够具体明确
幼儿在记录过程中,对记录的目的并没有像老师那样清楚明确,有的甚至还不了解具体要求,糊里糊涂就开始记录会丢掉记录的重心和核心内容。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到底为什么而记录,记录的目的与意义又是什么?教师在明确要求之后,再对幼儿耐心讲解,引导其知晓重心所在。
3.记录与交流的过程随意化
幼儿在记录的过程中,由于记录受瞬间情绪及兴趣爱好的影响等,会使记录随意且不具有计划性。幼儿的接受能力,个体差异以及合作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记录的速度。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间因记录交流的过程缺少精心设计而显得无序,简单,随意,因此会导致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同时因汇报交流后并未对记录做出具体客观的评价,缺乏指导意见,使得汇报交流失去本该有的价值与意义。
4.不注重引导幼儿自身的记录
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获得科学信息。然而因幼儿年龄小,很多事情只在成人的监督下才能进行。尤其是小班幼儿,相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不足,有时缺乏记录的核心和耐心。幼儿教师需提供合适的记录工和材料,在记录的趣味性上引导幼儿大胆记录,热爱记录。
三、提高记录的有效措施
1.合理记录,明确记录目标
教师要在总目标的框架下,将总目标划分为具体的小目标,并有核心有侧重的记录工作中需要的记录内容,最后合理引导幼儿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录与掌握。所以明确目标,更有利于提高记录的有效性。
2.加强交流汇报与评价,积极发挥记录价值
加强记录的交流与汇报,积极进行全面评价,不仅可以提高记录的意义与价值,也可以成为继续探究的起点。首先幼儿与幼儿间以及幼儿应与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让教师一边检验幼儿的记录,一边对幼儿的记录进行指导。同时,教师与家长应积极沟通交流,对幼儿的在校表现,积极进行汇报,使得家长可以在有效期内对幼儿的发展和表现进行了解。同事间,更应该分享,共同解决幼儿科学探究中存在的问题,熟知理论知识的同时,让理论指导实际行动,科学有效地进行全面的评价,适当交流,关注幼儿科学知识的增长,探索科学能力的提高,积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走向。
3.在记录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记录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所以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全面探究新事物并记录其中的乐趣,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识规律,鼓励他们用艺术、文学的语言和形式,或是幼儿个体所特有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科学,对世界的认识。
比如在班上做晴雨表,要注意具体日期,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天气的具体变化情况。注意天气在一天内的变化,涉及到相关阴晴雨雪多云都需要注明。又如马路上的车辆,观察的是不同车辆的数量还是某些车辆的颜色,都需要用数字统计法逐条记录,以便更好分析数据。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对场所做概念性的描述等。针对幼儿的年龄阶段,全面考虑到幼儿从具体形象逐渐到抽象概括的发展特点。所以,小班幼儿主要用实物图片,中班幼儿用符号,大班幼儿用数字统计的方法记录。为幼儿提供合适的记录工具,鼓励幼儿积极记录。小班幼儿使用的记录方法应该更生动、直观、具体,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在使用实物作为记录的材料。中班和大班的幼儿相对可以使用概括程度高一些的记录方式,教师应当参与幼儿的记
录中,与幼儿一起在记录中成长。
总之,教师要采用让不同年龄幼儿能够看懂的记录方式,是记录的结果对于幼儿来说具有直接性和舒适性。教师多与家长及同事交流沟通,从具体细微的事件入手,一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努力让记录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燕,马希武.《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戈柔,王明珠.《幼儿园科学探究故事 20 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刘静.《幼儿园各年段科学活动记录行动研究》[J].科学教育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