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第6期   作者:张颖
[导读] 初中语文学习是对小学语文的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摘要:初中语文学习是对小学语文的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接触大量内容,以拓展语文知识面,培养自己吸收知识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教师将地方传统文化知识引入课堂,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欲望,还能够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变得更加灵活和深入,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1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我国地方传统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风采,不同地区受到气候、环境、饮食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俗、旅游、节日、民间手工艺等传统文化元素。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当地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文化传承、学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科目,语文学科具有包容性,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解释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语文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从乏味的字词、语法、诗词赏析等学习中解放出来,融入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对传统文化而言,将传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几百年的洗礼,许多珍贵的地方语言、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而要留住这些宝贵的财富就必须依靠祖国的新生力量,需要更多年轻人尽早了解并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渗入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年轻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新一代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而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构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深远影响。将文化精神渗入语文教学,能够给学生指明人生方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不仅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还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多彩的民俗文化、玄幻的神话传说、多变的汉字形态、惊奇的民间技艺、流传千年的物质遗产都能帮助学生认识并认同自己的身份和民族,使学生加强自我认知,提升综合素质。
         其次,少年强则国强,正能量的少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践行者。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具有正能量,而地方传统文化则具有多样性。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做指引,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最后,传统文化不是枯燥的,它包含着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成果,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在亚洲东岸这片热土上的精心耕耘,这些传统文化连接了现代与古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2.1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兴趣,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并且与我国传统节假日相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后的调查来得到知识,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去自主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就比如说在广东地区有一种说法叫做“冬至过大年”。 老师可以将这种说法作为一种当地的传统习俗,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这样的做法,既让学生更加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又能够让学生更多去了解语文知识。
         2.2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以课本教材为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往往是从书本中得到的。 即使有很多学生可以从课外自主学习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但课本教材才是基础。 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最直观的。所以为了让传统文化教学更好地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课本,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与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借助古代诗词以及古典名著等等,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既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古代诗词以及古典名著,也实现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的目的, 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
         初中的语文课本本来就是为了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学到语文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而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结合。 初中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文化魅力,不仅包含了古代的诗词名著,还有现今文人的经典著作。 课文内容的安排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满足了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但在初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学校对于成绩的看重超过了对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的看重,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更多是死板的,这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大打折扣。
         2.3自主课后阅读,更多了解传统文化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一种教学模式,而阅读的有效性就体现在学生的兴趣上。 学生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并且有益的书籍,去更多的从课后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所以为了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去阅读有关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 不断的去接触我国的古典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籍本来就是作为一种精神食粮而存在的。而且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们需要更多的去阅读一些课外知识,在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扩大学生的视野。 所以说,为了能够让传统文化教学更好地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多的去阅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是必要的。 这样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领略文化的魅力,既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更好的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既是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能丰富语文学科内容,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教师要不断学习地方传统文化,并通过读、写、说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地方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90.
         [2]罗爽.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3: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