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预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第6期   作者:林换娟
[导读]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能够有成功的发展

        摘要: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能够有成功的发展,并且老师愿意相信自己的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愿意相信自己的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成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课程方面也面临着改革的挑战,现阶段的课程教育更注重的就是要将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改变,更加提倡自主式以及合作式和探究式等教育学习的模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探究学习的愿望以及方式和能力等进行培养,同时也是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所必须的要求。基于此,对于初中生数据学习的兴趣培养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潜能开发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更应该被有关部门重视,本篇文章针对学生对初中数学探究预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探究预习;初中数学学习;作用分析
         引言
         学生从小学毕业进入初中,随着这个转变的过程,初中数学课程和小学数学课堂相对比的情况下,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如果学生想对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的话,不仅要数学老师认真仔细的准备教案,还需要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并且还需要老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究预习的习惯进行培养。常言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前探究预习的习惯,那么不仅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有所帮助,对于学生熟练掌握其他学科以及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加有所帮助。因此,课堂探究性预习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重要。
         1、初中数学课前探究预习的重要性
         1.1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探究性预习,可以发掘数学课本上比较有价值的观点,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观点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不仅能够获得一定提升,并且学生还可以提升学习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感,培养出学生喜欢学习并且愿意学习数学的思维,这样的思维如果在学生心中形成的话,那么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获得质的提升[1]。
         1.2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探究性预习,可以发掘一些新颖的数学知识,并且可以将自己记忆库中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新发掘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联系,在新旧数学知识过度研究的时间越长,那么学生就能够将这节数学课中的学习重点找出来,并且有可能学生自身就能够将数学内容中的难度突破,这样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不但能够获得提升,学生自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获得一定提高[2]。
         1.3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并且提高课堂效率
         因为学生已经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进行了自主探究预习,所以在课堂上一些比较简单化的数学问题,学生凭借自身的能力就可以将其解答出来,这样课堂教学上的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充足,利用这些时间可以扩展一些数学问题,老师可以利用这些空余的课堂时间适当加强数学问题的难度,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从而解答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增大数学课堂的容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获得进步。
         1.4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预习中遇到的部分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先和小组中的其他学生互相沟通交流,将其作为小组该次谈论中的主要数学话题,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探讨,无形当中就会提升学生合作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小组中最后解决出来的数学问题结论有可能会让老师另眼相待。
         1.5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因为学生已经在数学课堂之前对所学知识点进行了探究预习,所以已经对课堂所讲内容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参与到知识沟通交流以及合作学习的活动当中,这样初中数学课堂的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有生机[3]。这种学习方式比老师单独在讲台上讲课要更加有趣味,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扮演的只是学习中的配角,没有主动的权利,所以导致数学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的现象较多。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并且喜欢探讨数学知识的思维火花在课堂中不断的碰撞,通过表演或者演说的状态,在数学课堂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凸显个性,展现自我。


         1.6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欲
         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以及动脑和动口等方式的探究思维过程中容易获得更大程度上的优化,就是创造[4]。但是部分学生一般通过自己有感而发的灵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抄近道,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还会浪费时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预习,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可能会给老师以及家长创造更大的惊喜。
         2、初中数学课前探究性预习的实施策略
         2.1数学探究预习作业要体现差异性
         因为每个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以及家庭背景和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智商以及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理解和感受的不同程度,基于此,初中老师在对数学预习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文化背景以及学习能力和风格等多个方面,然后通过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程度不知不同层次的数序预习作业,将数学预习作业的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化,避免有“一刀切”的现象发生[5]。
         比如,老师对于一些对数学学习有难度的学生,必须要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接受能力,然后将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数学探究性预习作业布置出来,这部分学生只要认真仔细一点,就可以将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出色的完成;老师对于部分初中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将一些比较有内涵且难度偏大的数学探究作业布置出来,这部分学生可以在探究预习的过程中将知识难点进行发掘,并且进行探究,从而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掘出来。
         2.2数学探究预习作业要具备反馈性
         老师在布置初中数学探究预习作业的时候,必须要布置一些具备反馈性的探究预习作业,对于探究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必须要更为重视,这样在数学探究预习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形式化预习的状况[6]。反馈性探究预习作业就是数学预习作业必须要和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联系,在“教”和“学”之间构建起联系。老师通过布置比较有反馈性的数学探究预习作业,能够依据不同学生的预习反馈状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优化。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题授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将一些比较具有反馈性的探究预习作业布置出来:让学生提前准备张白纸,然后在准备好的纸上画图,接着把这张纸进行对折之后画图,再把纸打开,对画出来的图和原图进行对比,注意观察最后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的情况下,哪条线是对称轴。老师在布置这个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引领学生学会做轴对称图形,并且将画对称轴的方式熟练掌握。
         2.3老师要布置趣味性强且可操作的探究预习作业
         由于比较简单无味的初中数学探究预习作业不能将学生对数学预习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并且没有办法满足探究预习预期的效果,所以,老师必须要将布置预习作业的观念进行一定的转变,老师要更重视探究预习作业的布置方面,要把起当做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布置出一些比较有趣且可以操作的的预习作业,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数学学习能力进行不断地培养。除此之外,老师布置出来的初中数学探究作业必须要具备明确的预习方向以及要求,让学生的预习作业获得顺利且有顺序的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老师如果想要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提升,那么学生在上课之前的探究预习环节就不能被忽略掉。常言所道“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不进”,有可能课堂上一次独到的发现、一次大胆的猜疑、一次独特的点评,一个创新火花的形成都会是探究预习的结晶。
参考文献
[1]金斐.初中数学预习笔记的意义与写法探究[J].速读(下旬),2019,(7):52.
[2]邢晓燕.初中数学教学预习的策略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4):20.
[3]张旭.浅析初中数学的有效预习策略探究[J].情感读本,2019,(17):120.
[4]钱鑫.浅谈关于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策略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20,(5):87-88.
[5]李淑梅.重视预习增效初中数学教学[J].南北桥,2018,(22):187.
[6]任建兵.农村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预习习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