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俄农林业合作可行性因素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建广 汪俊仙 马聪颖
[导读]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为深化中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为深化中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林业作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交往日趋频繁,合作日益密切,呈现出宽领域、多层次、广支点的良好态势,中俄农林业合作的可行性因素将极大第促进中俄的合作愿景。
        关键词:中俄合作  可行性因素  良好态势
        2019年6月,中俄领导人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目前中俄两国全方位合作不断加强,中俄关系有望迈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两国经济发展都面临向“高质量、高产出、高附加”的新型模式转变,加强合作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而我省也一直与俄罗斯进行着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尤其在农林业方面,我省组织农林业企业与俄罗斯开展农林业对接洽谈活动,推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在农林业种植方面开展合作,中俄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合作可行性因素。
        一、两国土地资源的互补性
        俄罗斯富余的农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为中国对俄罗斯的境外农业投资提供了先决条件,俄罗斯土地面积约有21亿公顷,其中耕地1.2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0%,草地约0.9亿公顷。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为0.84公顷。所以俄罗斯的耕地面积非常广阔,而且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南方领土以及远东地区的气候、土
        壤、水源等因素都非常适合开展农业种植活动。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20立方米。进一步为两国农林业方面研究提供丰富且优质的种质资源。
        而中国地形较为复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有效耕地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20%。但是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将近14人口,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消息,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2公顷。远远低于俄罗斯的0.84公顷。而中国政府一直鼓励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占领国外市场。
        二、两国劳动力资源的互补
        目前俄罗斯人口1.43亿。俄罗斯近几年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的状态,儿童出生率持续下滑。劳动力的不足一直是困扰俄罗斯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俄罗斯人口分布也特别不均匀。60%的人口分布在欧洲部分,而亚洲3/4的国土面积上只有40%的人口。人口分布的畸崎形也是阻碍了俄罗斯农业的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小,每平方公里只有3.5人。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更是劳动力不足。另外俄罗斯城乡人口分布也不均匀。75%的人口分布在城市,而且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导致俄罗斯农村人口只有25%左右,而其中的真正劳动力只有11%左右。所以俄罗斯存在着特别大的劳动力缺口。
        而中国人口一直持续稳定的增长。目前,中国的每年平均增长90万人左右。而中国的农村地区一直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特别高的地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目前农村地区的人口平均增长率在0.14%左右,这些新增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但是过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较少的耕地,导致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劳动力资源过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另外,随着我国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农业的到来,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的降低,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剩余问题会更加严重。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劳动力走出去,对劳动力的对外务工一直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对于人口流入则限制特别大。中国主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对于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劳动人口则限制流入。


        三、两国科技资源的互补性
        俄罗斯农业科技在前苏联时期就已经开始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沉淀非常深厚,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而且在农业科技的实际应用上,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比如:在系统集成领域,俄罗斯建立了涵盖农业种植、渔业、林业全方位的综合型的集成系统管理体系,是系统管理和机械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农业化学领域,俄罗斯通过改良土地施肥配方,加入改善土地特性的微量元素,调节施肥的时间节点,施肥方式等创新应用的方式,极大的改善了土地的肥力。但是俄罗斯农业科技整体受限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大环境的恶化,财政收入不足,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也是大大减少,导致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的效率并不高。
        中国的农业科技研究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开始学习西方的科研体系,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农业科研体系。由于新中国时期,我国的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根本保证。所以中国开始大力推动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在科研经费的资金持续投入上远远高于俄罗斯,而大量的资金也保持了科研成果的高转化率。但是在科研成果的总量上中国仍然不如俄罗斯。所以中俄在农业科研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
        四、两国合作的政策保证
        2019年6月份中俄签署《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九)扩大并提升农业合作水平,深化农业投资合作。采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两国企业开展大豆等农作物生产、加工、物流与贸易全产业链合作,落实好双方《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关于俄扩大大豆和豆制品输华的合作规划》。积极开展两国农产品食品相互市场准入合作,扩大双方优质农产品食品贸易。”指出,双方将扩大并提升农业合作水平,深化农业投资合作。积极开展两国农产品食品相互市场准入合作,扩大双方优质农产品的食品贸易。
        “自中俄两国元首提出至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目标以来,两国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传统的能源矿产、机电和轻纺产品等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展空间,积极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在商务部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看来,农产品贸易正是中俄贸易一个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俄两国农业合作集中在农产品贸易发展方面,今后将向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乃至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拓展。“俄罗斯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品质高;中国劳动力资源效率高,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消费潜力大。因此,双方需充分整合各自优势推动农业合作不断深入。”
        从上述中俄农林业合作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土地资源上有着非常大的比较优势,中俄在该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而中国在劳动力方面有着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俄罗斯则处于劣势。中俄在劳动力上也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对于农业科技来说总的来说由于俄罗斯的历史积累的原因,在科技方面俄罗斯较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资本领域中国则具有较大的优势,俄罗斯受制于经济的低迷,农业领域的投资严重不足,所以中俄在农业资本领域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同时中俄在政治上的高度互信,也推动了经济领域的合作。俄罗斯的远东开发战略,和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完美的结合,共同推动中俄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殿华;黄斗铉;;俄罗斯粮食安全问题与中俄食品贸易[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12期
2.高道明;王桦;田志宏;俄罗斯加入WTO的农业承诺及其影响[J]欧亚经济;2014年02期
3.佟光;智建伟;中俄衣业合作的政府政策问题研究[J]求是
学刊2013年03期
本文系2020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俄农林合作模式探讨---服务沧州经济,加强中俄合作》(课题批准号:2020231)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建广(1977.10-),男,汉族,党员,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农林;汪俊仙,女,汉族,国际部党总支书记,党员,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情感教学、对外汉语教育;马聪颖,女,汉族,中共党员,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对外汉语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