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生态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曲冠霖
[导读]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摘要: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冲击,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事发突然,但绝非偶然,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严重不和,尽管病毒来源还未完全确定,但面对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的推断,我们需要再次拷问到底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其主张构建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新冠疫情的肆虐再次证明了我国乃至世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此,或许我们可以从生态社会主义中得到一些启发。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当代价值;新冠肺炎疫情

        生态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将社会主义与生态原则相结合,期待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模式,生态社会主义者普遍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应该是绿色的、是生态性的。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和借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生态社会主义主要内容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一个重要社会思潮,生态社会主义从绿党主流中脱颖而出,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经历了“从红到绿”、“红绿交融”和“绿色红化”三个阶段,成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主要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具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其一,是在西方流行的以批判为主的倾向,这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派别;其二,是原苏联和东欧地区流行的以改变自身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倾向,通常称为生态社会主义派别,这一派别的研究方向和问题大部分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遇到的。
        生态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将社会主义与生态原则相结合,期待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模式,即一种绿色生态模式。生态社会主义者普遍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应该是绿色的、是生态性的,“人与自然应是一种平等、和睦、共存、协调发展的关系。”从理论上看,这一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正确把握,它将会推动未来社会形成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尽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从现实来看,这一模式是未对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它不主张人类中心主义,也不主张生态中心主义。正如佩珀指出的,“它强调人类精神以及人类与其他自然物的非物质性交往的重要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和借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进而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放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中去进行考量,尝试把历史发展线索与人类实践相衔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审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对我国当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上网时间:2020年5月22日)。]
        生态文明从本质上说是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涉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在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速度”令世界惊叹。但我们会发现,跨越式的发展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环境的牺牲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否则会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惨痛教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4.]
        为应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九大还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在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美丽中国”的“美丽”二字,包含着巨大的政治抱负,饱含了我们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热切期盼,同时折射出我们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上网时间:2020年5月22日)。]
         二、新冠疫情下绿色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
        2019年低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无疑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形成了严重冲击,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事发突然,但绝非偶然,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严重不和,人类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新冠疫情表明人们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也表明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淡漠和生态文明素养的不足。生态社会主义主张构建每个人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新冠疫情肆虐再次证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于今后的生活,或许从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中我们能得到一些启发。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原则
        人类文明的演进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了人与自然界关系发展的规律性,不断地要求人在追求自身发展中必须了解和掌握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则。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表面上看似突如其来的生态危机,实际上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人与自然紧张关系日积月累的结果,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人的发展不能只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也不能只追求人类的单方面利益,而是要以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目地,综合考量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和谐、有序以及平衡发展。
        人类只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其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生不息和持续发展必须保持与地球生态系统中其他自然要素之间正常、和谐、有序的交流合作。我们必须清楚,各自然要素始终参与着人类生命的生成和生活的延续;当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完整健康同时也有赖于人类持续的关爱和呵护,人类也是自然生成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2.强调公平正义的生态原则
        生态社会主义还主张公平正义,它既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也强调各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公平正义。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共享一个地球,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共处其中,没有谁可以离开这个地球单独生存和发展,尽管某些国家不愿承认,但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和日趋严重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独自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除非所有的国家都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否则,任何一个国家解决生态环境的努力充其量只能取得暂时的成功,而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我们看到,人与自然严重不和所导致的新冠肺炎等流行性疾病的跨国传播,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拉进了一个漩涡,无论是在中国人民艰苦抗疫的时期,还是在其他国家人民奋力抗疫的时期,实际上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与民众都是站在一起的,大家共同携手抗击新冠疫情这个恶魔。21世纪刚刚过去20年,在仅仅20年里,MERS、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全球性大瘟疫接踵而至,“每当那些原本偏远而隔绝的部落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并遭遇一系列毁灭性的和令人道德沦丧的疫病侵袭时,灾难便不可避免。近代的事例表明了这样的进程是多么无情而又不可抗拒。”共同的生态难题、共同的疫情,人类不仅仅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也必然要认识到竭泽而渔、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是无作为的,这需要全世界以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应对进而取得共同的胜利,这是“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同人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03.]
参考文献:
[1][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57.
[2][英]大卫·佩珀.刘颖译.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23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25.
[4] 刘海霞.培塑新时代生态人:新冠疫情引发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兰州学刊,2020(03):13-24.
[5] [美]威廉·麦克尼尔.瘟疫与人[M].余新忠,毕会成,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