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作为继续教育数学班的学员,在班主任赵一平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在乌鲁木齐市第30小学聆听了张学超老师的《烙饼问题》一课。张老师对本课教材的细致分析和深入钻研,使人眼前一亮,生活中常见的烙饼问题竟蕴含着如此多的数学思考。
无独有偶,10月21日,在乌鲁木齐市第79小学举行的“乌鲁木齐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中,我又一次观摩了这节课,两次学习,不同的感受:前一次张老师略显生涩,后一次更加游刃有余,可见张老师为此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感动之余,我也不禁在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其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非是现在才有的新做法,只是以前我们没有更多地从这个维度去思考、解析和欣赏课堂。我想张老师的这节课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但这种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动态上看,它是过程,是经历。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 “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从而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总目标定位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就是“四基”,这和2001年实验版的课标中提出的“两基”不同,又提出了领悟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提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这样的数学观必然影响着数学教育观。
以张老师的这节课为例,老师课前与同学们进行了轻松的谈话沟通,适时向学生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的重要性,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
(一)找准时机,适时积累
课堂从老师家中烙一个饼开始:一个锅一次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3分钟,烙熟一个饼要几分钟?并精心准备了平底锅和饼的图片供学生实际操作,模拟真实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直观的动手,很容易发现只要6分钟;紧接着烙两个饼,有了一个饼的经验积累,学生也轻松地算出了要6分钟。而到了三个饼时,则出现了要12分钟和9分钟的不同意见,怎么办呢?亲自去烙试一试,通过亲自动手,大家认可了9分钟,可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张老师引导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原来只有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让锅不要闲着,始终都保证锅里烙两个饼,这样才是最省时间的。在这里,烙一个饼和两个饼的经验成了烙三个饼的基础,并有了如何最省时间的初步认识。
(二)环环相扣,不断积累
接着烙4个饼时,张老师给了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有几种方法?经过观察与思考:有的学生发现可以把四个饼平均分成两份,两个两个地烙,而又因为前面有烙两个饼要多长时间的基础,不用动手去试就能算出时间了,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样,烙5个饼,多数学生能想到:把5个饼分成两份(2个,3个),先烙两个,要6分钟,最后再烙剩下的三个,要9分钟,合起来共要15分钟,学生自然而然地调用前面烙2个饼和3个饼的经验,直接通过计算得出了时间。
6个饼呢?也有学生想到平均分成三组(2个,2个,2个),2个2个地烙;或者平均分成两组(3个,3个),3个3个地烙;更有同学想到直接利用刚才烙5个饼的结果,5个饼要15分钟,现在还多一个,可以把它和锅里的两个合起来就是3个,烙一次要9分钟,所以一共要18分钟。无论是平均分成两组,3个3个地烙,还是平均分成3组,2个2个地烙,还是利用烙5个饼的结果,学生都能自觉利用前面烙2个、3个、5个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这实际上就是经验在学生心中的内化,自觉利用前有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生积累数学基本经验的真实体验。
(三)总结提炼,升华积累
到了7个饼、8个饼、9个饼时,学生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规律似的,举着小手喊道:“老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规律的发现呼之欲出,正是因为前面烙1个、2个、3个······8个、9个饼经验的大量积累,才使规律的发现水到渠成,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本节课的主旨得以体现。这样基于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而形成的矛盾、需求、类推、计算、交流这一系列的数学实践体验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
到了练习题时,张老师设计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习题,从与例题相同的最基本的烙饼问题(只不过变成了烙一面需要4分钟),到稍微增加难度的变式练习,再到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学生都能把它转化为今天所学的烙饼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类问题的实质,所以能做到举一反三地解决生活中的这类问题,此时,烙饼绝不仅仅是烙饼,解决烙饼问题的一般规律又成了学生解决此类相似问题的经验。学生不是会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会解决一类问题,这就是经验的魅力与力量。
可以说,张老师整节课都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每一次经验的积累都为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所以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可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刻的;同时,从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探索它的一般规律,并加以广泛的应用,这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日后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基础: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化繁为简,或通过画图,或通过实际操作,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我想,烙饼只是个例子,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才是本节课的中心,正如叶圣陶老人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这里,烙饼得到了升华。其实在小学阶段的许多数学课中都可以参照这种方法:如四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五年级上册的《打电话》、《找次品》、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等。
但两次听完课后我也在思考:虽然先烙熟一面再烙另一面是家庭中常用的方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电饼铛,用它来烙就不用正反面分开烙了,烙一次两面熟,多方便啊,节省时间,是不是这样改变环境与条件,同样是一种优化呢?如果在课的结尾能加上这个环节,使学生体会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那么他们的思维是不是再次得到了提升,会变得更开阔呢?
其实,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老师长期坚持。老师自己的心中要明确:本节课学生的经验基础是什么?要帮助学生积累哪些数学经验,要达到什么程度,通过本节课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将会有怎样的提升,这些经验的积累会为后续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只有自己把握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