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创新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旭婷
[导读]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新媒体领域发展迅速
        【摘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新媒体领域发展迅速,对社会大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而新媒体由于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因此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所以,高校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特点,合理运用新媒体,尤其对于目前学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正确的思考和学习方式,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时将新媒体运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改进思政教育工作理念和方式,拓宽教学范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既能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工作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新媒体视域;思路创新策略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直接影响,它充分利用了数字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并提供相关信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新媒体的使用也大大增加。新媒体传播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广大高校学生所接受,也逐渐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与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不同,新媒体教育以数字信息为主要媒介,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网络品台和数字移动终端,能迅速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服务[1]。因此,为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将新媒体合理运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并实现其创新发展。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现状
        首先,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够灵活,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低下。再加上教师和学生对新媒体作用的认知程度不够,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因此并未重视它在思政教学工作当中的应用。其次,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可靠度和准确性辨别能力不够,尤其是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负面信息的影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思政教育工作缺乏传播介质,具体表现为对新媒体认识不足,教育工作者不能正确使用思政教育方式,缺乏相应的媒介素养[2] 。
        其次,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的板书教育逐渐被取代。学生也慢慢养成了利用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通过新媒体来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或者了解社会时事,因此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网络而不是课堂学习上。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更高的便捷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同时由于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也更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学校也未及时引起重视,这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对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由于部分思政教师只将新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对其认知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对新媒体挑战的能力较弱
        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但由于其理性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极易受到不良思想或错误思想的影响。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广,且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发现这些信息对学生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并及时应对,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时才发觉。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及时、正确应对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增强教师应对问题和挑战的能力,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二)学生缺乏正确使用新媒体的指导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非常大,内容也十分庞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参与思政课程时,通常主要集中在手机上,降低了课堂学习质量。而课下新媒体和互联网也成为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读报纸、看书的时间大大减少。由于新媒体高效、便捷的特点,学生对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但受自身认知水平和阅历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导致网上各种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行为。正确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新媒体使用主体多样
        新媒体有不同的使用主体,且各主体之间都是独立存在且相对平等的,而且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也不需要实名认证。因此,一些负面信息发布者的身份不能得到确定。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被一些负面言论影响或利用,成为这些言论思想的传播者。此外犯罪分子容易利用不需实名制这一特点,盗取别人的账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也是思政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策略
        新媒体的发展,既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为其推进和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新媒体是当今大学生进行社交的主要途径,与传统面谈的形式不同,师生通过新媒体在网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且一次能和多个学生沟通,不仅能降低学生对教师的防范心理,还能增加交流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提高思政工作效率[3]。其次,新媒体的个新型化特征明显。通过多媒体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明确其价值取向。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新媒体传输信息最主要的载体是互联网,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因此教师通过利用新媒体,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快捷通道,学生也可以及时向教师反映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减少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当今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视新媒体的运用,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必要条件。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创新思政工作思路的策略主要如下:
(一)创新思政工作思想
    思想影响着人的行为,当今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中,人的思想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为人的行为提供正确的指导。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引导师生建立平等理念。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定位,正确对待师生关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多地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而不是传统的说教者;而学生在新时代下有更多的发言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掌握新媒体的特征,与其实际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引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民主、平等意识[4]。
(二)加强高校专业化教育理念,注重提高教师素养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出来,思政教育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高校育人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就高校目前的工作现状来看,互联网专业性人才仍然缺乏,导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教学和学习效果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校要重视对思政教师队伍相关技术的培训,贯彻专业化教学理念,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思政教师本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双向交流,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对学生需求的关注[5]。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思政教育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此外,还可以利用学生在新时代的学习特点,通过各个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加深学生对教育工作内容的了解,以及对互联网和各网络平台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三)重视校园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
        教师对学生有重要的榜样和模范作用,教师的言行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高校要重视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定期组织培训,熟悉并掌握新媒体的具体应用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此外,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和QQ等,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主动与学生交流,并定期更新工作内容,内容分要与当今时代热点相结合,突显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展现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建立起以思政教育内容为而核心,在思政工作人员的主导下,通过课堂和网络平台学习,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教育工作模式[6]。同时还要重视线下教育,适当应用面谈的方式,用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情感与学生交流,打开他们的心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增加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推进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重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推动者,要求其本身要具备较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用充满正能量的知识和信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态度,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环境。此外,由于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直接影响,也需要加强思辨能力,要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提取积极的、正确的信息,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域下,尤其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更要紧跟时代发展,利用新媒体,充分发挥其作用,拓宽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渠道,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和面谈,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林雪.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11):107-108.
[2]李敏.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茶艺专业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J].福建茶叶,2018,40(1):244-245.
[3]沈远泉.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发挥探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5):70.
[4]关德洪,任洁,肖芳."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新媒体传播[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6):79-81.
[5]李保峰.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发展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2):70.
[6]向守才.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策略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6):102.
[7]廖艳玲.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思路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8,24(46):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