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关艳红
[导读] 聋校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聋校语文教师兼顾德育、智育,增强教学质效的根本方式。
        摘要:聋校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聋校语文教师兼顾德育、智育,增强教学质效的根本方式。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为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使聋哑孩子亦能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聋校语文教师需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同时兼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学科融合、组织知识讲座以及丰富实践活动等方法积极优化教学方案,实现德育和智育在当代教育中的大融合,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方法

        聋校语文教师和普通教师相比,多出了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要充分考虑聋哑孩子与正常孩子的区别,理解其苦闷、无助、自卑的心理,采取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为其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所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聋校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时代的教学引导方法需以解决传统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不足为着力点,融合语文学科内容以提升教学水平。下面是笔者的详细分析。

一、聋校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聋校教育中亟待完善的教育课程。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几无立足之地,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家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当代学生尤其对聋哑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
        首先,聋哑孩子是特殊的社会群体,身有残疾而被别人看不起,长期处于别人的冷眼和嘲笑中,从小养成了自卑多疑的习惯,遇到挫折就想着逃避,非常不利于其未来发展,而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回归正确的心理认识,认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会对其以后的人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其次,聋校语文教师要提高班级管理质效,就必然要征得所有学生的配合,但目前来看,强势的语文教师和弱势的语文教师似乎都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根本不理解孩子的心理,聋哑孩子的心理已然发生巨大变化,在此前提下,语文教师必须借助心理健康教育重新认识学生并强势纠偏,如此才能让学生信服自己,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二、聋校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
(一)心理教育和课堂管理结合,同时与语文教学结合
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喜欢并信服教师,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利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其内心进行纠偏,而且可以收获很多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方式正向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尊重规则、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重要性,而聋校语文教师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将语文教学内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于智育中渗透德育,增强教学成效。
首先我们先谈心理教育和班级管理结合的问题。班级管理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即班级守则,人人需要遵守,师生皆无例外,语文教师应率先垂范,以正确、高雅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树立权威,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管理方式即管理方法,人本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教师应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多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入手评判学生的行为好坏,并探究其心理状态。
再谈心理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的问题。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来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分支,心理教育素材的选择也多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主。

所以两者先天具备“相亲”优势。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告诉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运用身边可以利用到的任何东西帮助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可渗透“不达到目的不放弃”的精神;教学《怎么都快乐》时,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玩都会快乐,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以此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心世界。
(二)融合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关键环节。现在的聋哑学生多身处残酷环境,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容易放弃甚至做出很多极端行为。而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可以为他们提供最为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学生们按照这种方法自行“修炼”,必然就能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自我之能力和毅力战胜困难,收获幸福人生。比如聋哑学生在生活中常被他人嘲笑,心生怨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暗示法”,即憋着一股劲,别人说自己不行就努力做到行然后让他们闭嘴,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一种侧面激励,将“怨恨”转化成成长的动力。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渗透心理教育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必然可进一步渗透心理健康,对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多种多样的室外活动。语文教师需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课余时间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的心灵于大自然中飞入蓝天白云,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多,适合学生的总共有以下几类:第一是社会公益类,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打扫卫生等等,通过做好人好事获得他人的夸奖和尊重,第二是文化欣赏类,语文教师找机会带领学生去博物馆、艺术馆参观,通过讲故事、看视频的方式让他们了解文化艺术世界的瑰丽多姿,提高艺术审美情趣。第三是亲子活动类,语文教师邀家长一同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紧密互动,让孩子在幸福的家庭活动中收获满满的幸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聋校语文教师需通过科学的教学引导方法才能克服传统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心理认知。所以,聋校语文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科学方法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成为有知识、有素质、心理健康的好少年。以上的分析论证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议,但是仍然希望能够为各位聋校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华英. 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 000(001):52-52.
[2] 林雪峰. 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 黑河教育, 2017(9):564-565.
[3] 李德艳. 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文摘版:00256-00256.
[4] 王维平. 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10):P.62-62.
[5] 柴丽娟. 浅谈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 000(006):16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