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了,您愿意听吗?——浅谈倾听幼儿 促教师成长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黄禹
[导读] “我就是那个忧伤的孩子,一直在黑夜里唱歌。我希望有人听见,并且在我耳边,用很小、很小的声音,赶跑恐惧和惊慌。牵着我的手,轻轻的带我回家”。
        摘要:“我就是那个忧伤的孩子,一直在黑夜里唱歌。我希望有人听见,并且在我耳边,用很小、很小的声音,赶跑恐惧和惊慌。牵着我的手,轻轻的带我回家”。这段话说出了孩子渴望被倾听、被理解、被呵护的心声。回想起来,是否曾经你的眼前也出现过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希望你能停下手中的事情,弯下腰、静下心,听听他们的心声。将心比心,我们总是强调孩子要听我们说,而我们是否有耐心听过他们说?我们真的不能再忽视孩子们的声音了,我们要走进他们、倾听他们、关注他们、发现他们。
        关键词:幼儿的声音  倾听  教师成长
“老师,昨天我们全家去玩了,遇到了一件好搞笑的事情......”,“老师,我昨天掉了一颗牙”,“老师,我妹妹会喊妈妈了”,“老师......”,是否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曾经敷衍的应对着他们?每天早上我们的耳边都会有很多的“小蜜蜂”,不停地嗡嗡嗡,汇报着他们新的见闻。有的时候很苦恼,因为总觉得他们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以至于中断他们的对话或者是压根儿装做没听到。当你敷衍应对时,是否观察到他们失落的表情?他们变得沮丧、他们变得低落、他们变得渐渐不爱跟你说了......等到这个时候,你已经错过了他们。
意 义
倾听,作为一种交流行为,是言语沟通的基本前提。幼儿教师的倾听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听取儿童的各种表达(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孩子的语言有成千上万种,我们需要在不断地倾听中去发现、去理解幼儿的需求,在尊重和理解幼儿的过程中,对幼儿表达的各种想法或疑惑做出及时且恰当的反馈的过程。
通 病
“有目的”的倾听
   很多时候,特别是语言活动,教师往往会为了寻找那个心中的答案而忽视掉其他孩子的回答。比如:美术活动中,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装饰?”预设答案:“线条、图案、色彩”。老师为了心中的理想答案,一味地进行提问,却对幼儿“不合常理”的回答不予理会,因而熄灭了幼儿脑中奇思妙想的火花。
错误的倾听
    如:艺术活动,老师请小朋友完成春天的绘画,可是有的孩子却大面积地使用了黑色、灰色进行涂色,有些老师会指责孩子:“难道你看到的春天是这样的吗?花儿明明是彩色的、小草是绿色的,你看你画的又是什么?像春天吗?”当我们在指责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有静下心去了解孩子通过绘画所要表达的内心思想吗?这有可能会错过一个教育的正确时机。
学 会 听
“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一个东西?”这是一个五岁孩子说的话,孩子对世界有一种天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向我们展示了智慧和学习的潜力。

而我们的老师需要重视与幼儿的对话,倾听他们的想法,正确的倾听引发的交流会拓宽孩子们的思考和理解,
正确的倾听,了解孩子为什么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他们会使用一百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他们对于事物的态度,而我们应该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正确的倾听他们这一百种表达方式,敞开心扉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将倾听植入头脑。如:孩子犯错了,不要急于去批评孩子,而是询问缘由,倾听真相,了解孩子这样做的真正原因。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让孩子为了避免责难而选择诸如撒谎等形式,从而走入另一个成长误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正确的倾听,了解孩子想什么
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常常在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幼儿互相间的对话、幼儿无意识的行为、幼儿的需求、幼儿的提问,都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我们却忽视了很多他们表达内心的时机。不要让教师的身份束缚你、不要让自己总是高高在上,走进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把自己变成孩子,和他们对话。你会“倾听”到一片教育新天地,你会倾听到孩子真正的需求以及他们的内心。
正确的倾听,发现他们要什么
在倾听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学会观察。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我们是观察者、再是倾听者、进而是伙伴或向导。我们的眼里要容纳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成为一名研究者,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它们的行为意向,从而提高知道的有效性。观察孩子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还需要敏感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我们才能更明白他们要什么。
促 成 长
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倾听幼儿的心声,走进幼儿的世界是每一位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教育理念。我们有被倾听的需要,幼儿也有;我们需求被倾听的尊重和满足,幼儿还有。所以我们是平等的,倾听是平等的。一个乐于倾听的老师才是值得幼儿信任和尊重的好老师,才是对幼儿真正的爱。当你俯下身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当你微笑的回答他、当你温柔的目光与他对视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安全、会感到爱与尊重,从而让幼儿得到鼓励。倾听幼儿,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内心需要,尊重幼儿的独特性,能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用对话、提问的方式倾听幼儿的心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和幼儿处于平等的地位,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言,从倾听中捕捉教学契机,才是教学机智,营造宽松、自由、开放的活动氛围,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是真正的专业技能、技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每个天使都有自己的语言,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去读懂每位天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耐着性子、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正所需,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达到互相成长。
教师的倾听是一把钥匙,和孩子交流,做一位倾听者、做好一位倾听者,愿意听、喜欢听、想要听,不要让孩子的话溜进空气化为虚无,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让我们用倾听这把钥匙打开孩子的内心,让我们用行为告诉他们:“我愿意听你说!”
参考文献:
【1】(美)波曼.《老师,你在听吗?》——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师幼对话.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11月
【2】杨梅.《浅析幼儿称重中教师“倾听”的重要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