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要想更好的顺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要求,那么教学工作者就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对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收获更多的化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性学习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生动、趣味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使原本乏味的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欲望的驱动下自主的参与到化学学习中。通过有效的探究性实验,可以直观的呈现出化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此外,探究性学习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切实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化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亲身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也没有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在此模式下,实验教学效果必定是不理想的,不仅如此,还会阻碍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当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以往的演示实验逐步向探究性实验转变,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在优化实验教学的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提升。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例如:在教学“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操作的机会,并适当适时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实践操作中,溶液发生了变化,从纯净透明液体变成了淡蓝色的液体。这个时候,教师把握时机,提出引导性的疑问,如“同学们,为什么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其中产生了哪些化学物质?”这样学生就会明确探究方向,从而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并结合以往所学的内容,对上述疑问进行了探究,最终归纳出正确的答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现象,在帮助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举多得。
二、开展合作学习,调动探究热情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开展相应的探究性实验,以此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电解水”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探究性实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开相应的实验和探究。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交流和探讨中逐步理解和把握实验操作的步骤,了解电解水实验的操作方法。此外,这样的方式能够切实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学习到他人的经验,从而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起到重要的帮助。
三、借助信息技术,强化感性认知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不能细致观察、效果不显著等现象,使得实验教学丧失了应有的探究意义,其作用也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而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在教育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它能够将原本生硬、抽象的化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部分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能够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还可以节省实验的时间,为学生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从而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知[2]。除此以外,现代化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切实的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浓硫酸的性质”时,由于浓硫酸对于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为了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片段,其中涉及到浓硫酸的性质、危害等知识,当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后,再组织学生展开实验,在避免事故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探究性实验。
四、联系实际生活,培养严谨态度
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切实的转变以往教条化的教学,将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还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化学知识的价值与魅力所在,从而爱上化学这门课程[3]。例如:在教学“几种常见的碱”时,学生对于胃酸的成分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对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探究主题,如“胃酸主要有哪些成分?胃酸过多的病人有何种症状?在电视上经常会看到一些胃药广告,同学们能否展开调查,明确其中的成分及作用?”实践结果证明,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兴趣十分高涨,纷纷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全身心参与到探究当中。特别是在化学实验的帮助下,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切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树立积极、严谨的科学态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就应当将课堂教学的观念作为切入点,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促使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性学习当中,对化学知识形成更加全面、透彻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化学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阳. 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 011(014):128-129.
[2]王德洪. 实验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探究学习[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 2015, 000(007):80-81.
[3]祝少华.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14):P.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