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解析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刘文坚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近年来,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这一教学方式逐渐被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导学案的应用可以更好而使学生感受到初中数学的魅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导学案教学实践做出了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教学实践;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不够重视导学案教学模式
        当前,虽然很多初中学校都已经将导学案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但是仍然有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导学案这一教学方式,其认识不到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普遍存在一些敷衍了事的状况,导致这一教学模式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1]。
(二)导学案形式较落后
        对于一些将导学案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的教师来说,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般来说,很多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编制设计时,会从网上参考其他的导学案资源,并不会尽心尽力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思路来进行对其的设计,一方面,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思路连续性受到影响,使得课堂实际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导学案形式千篇一律,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互动效果不理想
        导学案教学实践需要课堂内组建学习小组来提供支持,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很规范很标准的管理体系,因此使得学习小组在进行分配以及交流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因为人数配置不合理,或小组成员学习实力不均衡等导致实际的互动效果不够理想,从而导致无法实现沟通学习,优势互补的教学目标。
(四)缺乏课后评价反馈
        课后评价与反馈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于学生来说,其往往认为完成课堂学案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不会依据导学案来进行课堂知识的总结与易错内容的复盘,从而造成学习效果较差,无法发挥导学案实际价值;于教师来说,其完成课堂教学就觉得已经完成了当堂课的教学流程,课后并不会专心的去进行教学反思及评价,因此不容易发现学生在运用导学案进行学习时所遇到得困难与掌握不好的地方,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 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对于导学案的学习热情,以此慢慢产生抵触心理,给导学案教学的发展与实施带来一定的阻碍[2]。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导学案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导学案编制,紧跟教学重点
        想要最大化的发挥导学案教学的效用,首先需要重视导学案的编制,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设计时,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需求,做出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创新与优化,不要一味的依赖网上的教学资源,并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利用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提升其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以此来使其印象更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
        举例来说,在进行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全等三角形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将教学重点放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实际的运用中,由此让学生一步步根据教师的指导来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在交流与讨论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答疑与解释,使学生对于相关的内容掌握更深刻。
(二)课程内容问题化,强化交流互动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探索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这一能力的利用,具体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细致的问题化,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中找寻答案,以此来养成一个善于思考,努力探究知识的习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知识的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思考与交流,并提出相关问题,假设提出类似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勾股定理是否只能够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上?等问题,然后在进行小组讨论与猜想,并在教师的答疑与解释中进行问题的解决,以此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结局问题的能力[3]。
(三)课后总结反馈,养成良好学习思维
        初中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且比较复杂的一门学科,因此在运用导学案实际教学时,不能够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中,也要相对重视课后的总结与反馈,针对课堂教学的表现与结果来分析总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依据于此进行课后作业的补充与完善,另外要引导学生也进行总结探究,从而使其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框架,为今后持续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导学案的教学实践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运用导学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探究能力,由此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禄翠霞.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解析[J]. 才智,2020(12)
[2]关斯奇.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当代教研论丛,2015(01)
[3]韦金小. 浅议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