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李文权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执行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执行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各学科在不同学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初中化学不仅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入门阶段,同时也是了解化学学科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我国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准确性以及卷面分数,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对化学价值和魅力的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化学生活化教学以及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本文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和其他学科不同,化学学科所有的知识点构建都是从实际生活以及大量的化学实验当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化学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实用性,非常注重生活化的知识体系,因此想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内容,成为兼备理论知识和使用能力的优秀人才,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化学实验,重视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为学生重新认知化学和生活之间的关联以及感受化学的价值和魅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生活化教学的概念而言,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将课本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各种现象进行巧妙的关联。让学生从其较为熟悉的事入手,理解相应的教材理论体系,从而提高其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生活化教学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由于化学学科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能够从实际应用中找到相应方式,同时也和初中生自身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有关。只有通过可视化,具象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帮助初中生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知识点进行关联,让学生发现化学学科的实践性,丰富性,感受化学的魅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首先,为了能够让初中学生正确的认知化学学科,转变以往对化学学科的错误理解,将复杂的化学知识点变得趣味化,生活化,就需要教师借助相应教学方式将教材内容提到的教学材料以及各类元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对应。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章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灵活的展示文章中的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有没有看过《盗墓笔记》的相关影视作品?通过这种网红IP的属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之后就可以引出后续教学环节,为什么王胖子需要在下墓之前先扔一只大鹅?又或者,为什么要在墓室内点一个蜡烛?很多学生都会开始讨论一些较为具有神秘色彩的原因,当学生的课堂氛围被营造的非常热烈后,教师就可以揭晓答案。是因为在相应的密闭空间内,氧气的含量无法确定,因此就需要用动物或者火焰来测试封闭环境下的二氧化碳浓度,如果大鹅出现挣扎或死亡,蜡烛熄灭就说明该空间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容易造成生命威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二氧化碳究竟有怎样的性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生活化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实验在化学学科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比于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而言,很多化学知识点以及相关内容都是无法单纯由教师完成口述的,必须要通过实验环节进行观察才能够理解相应现象和道理。尤其是相比于理论知识教学而言,初中生对于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的热情更高,期待值更高。
        例如,在“碳溶于水”的实验环节中,为了能够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教学材料,如各类碳酸饮料。通过摇晃饮料瓶之后,打开瓶盖,让巨量的气泡涌出证明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当学生认知这一理论观点后,在结合其他实验器材,利用注射器,集气瓶,碳,水进行实验,让学生真正看到碳是如何溶于水的,从而改变对自身实际生活当中很多现象的理解和认知,充分理解化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和真理。
        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生活化的化学实践活动,教师就应该合理的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教材限制,让化学的教学环节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
        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将自己家中的每月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并形成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将,厨房用水,洗衣用水,个人卫生用水等类目进行细分,真正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哪一个环节使用的水资源比重最大。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实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取得更大的收获,更加清晰的认知化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生活化学习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当中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要求,更是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化学学科的学科特性入手,对其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一次升级和优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化学教师重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对各类化学现象有着敏锐的感知,同时熟练的掌握化学实验,化学调查,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的技巧,鼓励学生开展生活化实验和化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剑.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20):200.
[2]王士杰.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 学周刊,2015(18):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