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黄汉成
[导读] 新课改推动了小学数学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目标难度。
        摘要:新课改推动了小学数学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目标难度。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不能达到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教学标准。因此,教师应当基于新课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具体而言,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从教学氛围的营造、理论教学过程、习题训练过程等方面创新教学方法,以便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高效率开展效果,并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多项数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1]。因此,教师应当基于这些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上针对性地创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动学生的思维与情绪,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上述能力的发展。
一、实施激励评价用语,营造温馨学习氛围
        相较于以往的课堂,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更加细致,但是教师教学的内容基本是不变的。而之所以传统教学的成果较少,是因为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思考[2]。对此,教师应当创新学习氛围的营造方式,以激励性的互动评价用语,给予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好胜心,以此让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中。
        在应用激励教学法时,教师应当注意避免滥用激励评价的情况出现。以《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为例,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口算、列竖式、验算这三个基本能力以及回答问题次数为激励评价的主要实施切入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一定了解的,具体哪些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也是有目共睹的。并且,这一章节内容一般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授课,而这三个课时很大可能并不是连堂课,那么教师也可以依据前一节课中学生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维持和蔼的神情,以和善的语气开展教学活动,为温馨的学习氛围打下基础。然后,教师需要设置多样化问题与习题,以此切入激励性评价。比如,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应用简答例子:将60支铅笔分给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多少支?该例子的目的是引入除法口算这一内容,因此如果教师想要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那么就应当从学生预习认真程度等方面上切入,使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言之有物。同理,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表扬时切实点出学生的进步或者优秀之处,如此才能够更好地营造出人人认真的课堂景象,对其他未受表扬的同学提供激励。
二、组织小组学习活动,优化理论教学过程
        理论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还能够耐住性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是在学生屡屡犯错之后,这些教师便会忍不住对学生进行批评以及灌输式教学与题海式训练,这样的教学方法自然是难以取得成效的[3]。对此,教师可以在初始教学之后,组织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以学生之间的交流淡化彼此犯错带来的消极感,并且在交流中吸取彼此的学习经验,以此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为例,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会遇到较多的难点,如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合理应用教师传授的简便计算方法。这两个教学难点对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缜密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类比性的情景应用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迁移。教师设计应用题为:A班为元宵节编织了A、B两种中国结共36个,其中A类中国结每个用绳子3分米,B类中国结每个用绳子5分米,请问共用了几米的绳子?在展示问题之后,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出式子,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提问各小组:式子应用了四则运算法则,回忆四则运算的顺序;在解决式子的过程中,如何使计算那过程简便化?这两个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知识,使学生为分数的学习做好准备。然后,教师再将上题中的3和5分别改成2/5和3/5,并让学生仿照上题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如此,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趣味游戏活动,创新习题训练过程
        习题训练是一项一直被学生诟病与抵触的教学活动,但是学生真正抵制的是枯燥、低效的习题训练,而不是那些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数学能力的习题训练。因此,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以此包装课堂上枯燥的习题训练过程[4]。并且,在这种习题训练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准备难度、方向都分层的题库,使习题训练的内容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依旧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相较于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难度更高。因此,在进行课堂习题训练时,教师融入趣味游戏规则,以此优化学生在习题训练中的体验。首先,教师需要在多媒体上展示众多类型的题库,然后设定小组竞赛、一题一分、最简便方法加一分的规则。然后设定6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题。在这6分钟中,第一分钟为小组成员互相分享解题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如注意约分等,剩下5分钟则开始解题。如此,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习题训练积极性。而在习题训练之后,教师还应当宣布“新增”反思环节,让各小组反思自己与他人的错误或者方法,总结出在今后解题时需要注意的点,并确定每两点加一分的规则。如此,教师便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交流,使习题训练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达成新课改提出的更高难度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使得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并且,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发展需求,避免教学方法的创新沦为形式化产物。如此,教师才能够在有限地教学时间中高质量地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宝世.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251+253.
[2]包小娟.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0(14):75-76.
[3]朱永会.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100.
[4]房洪民.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