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王凤娥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社会中经济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模式。在课堂内倡导和践行新鲜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形式的改革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变和教学思维意识创新,有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实质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增强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能动性。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深刻内涵
        所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解决数学问题诸方面获得全面而有效的发展,使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教学效果。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是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恰当而有效的配合共同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正确指导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2.1课堂上小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当前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着小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现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仍然有畏惧之情形。另外,虽然有许多学生非常重视数学的学习,却找不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授课教师也没有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的总体教学效果特别不尽人意。积极探索找寻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正确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小学数学教师肩上的重要任务。
        2.2小学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解,而学生被动地听讲,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学生也不知道如何积极探索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表达不同意见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总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3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没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方向不明确,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责任意识不足,备课不充分。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更难以与教师配合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导致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启发性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学习体验较差。
        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为小学生设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可以称之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小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应该围绕新课程标准具体的要求。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必须依据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在设计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数学教材进行仔细地钻研和探讨,我们懂得数学教材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最为直接的中介,数学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精髓以及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找寻合理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3.2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开放式教学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充满生机且高效的,因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以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兴趣点和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加入与教学知识点有关的实际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增加教学趣味性,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用知识和游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进行“方体表面积公式”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张手工制作长方体或者正方体,通过自身动手操作更加直观求的表面积,并总结规律,得出表面积计算公式。
        3.3借助多媒体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已经被应用到教学中,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为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在网络上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加深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构建出完整的知识框架,促进知识的吸收.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好帮手.并且要防止形式化的问题,例如,课件制作要突出重点,不能偏离主题,否则就丧失了作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实际教学需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4强化实践教学实现深度学习
        实践教学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可为实现深度学习目标做好铺垫,也会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保持最佳状态,形成数学学习思维,强化学习效果。例如,在“负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探索负数的应用,如北方冬季的天气预报经常会播报零下的气温,零下就是负数的一种表现,零下26℃就是-26℃。教师列举实例,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通过探索和深度学习,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会更深刻。
        3.5以学生为中心,完成自主学习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找寻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教师在课堂内要向学生弘扬自主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成绩,找寻数学学习的价值,保证学生在课堂内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让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完成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在有关“立体图形”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内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以实践动手操作的方式制作不同的立体图形,通过对实践操作中立体图形的观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主视图和三视图的概念,教师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操作能力,也深化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果的全面性。同时操作的过程也会培养学生的立体图形观念,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思维意识。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促进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可以通过简单的合作教学、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同时,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个性化学习思维,在深度学习思想的指引下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玉萍.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9(08):67-68.
        [2]王继奎.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39.
        [3]张永满.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9(18):146+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