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自主选择校本课程,老师只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和建议,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及认知,进而实现举一反三。学术界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分析时明确提出,这一课程的建设能够促使老师调整教学思路,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彰显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价值意义重大。
关键词:校本课程建设;初中历史教学;补充作用
一、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及多元,学生可以自由学习、自主实践,很多学生非常感兴趣,老师开始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结合实践调查不难发现,校本课程建设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大有裨益,老师会积极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通过拓展性学习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其中《红色传奇》《历史与谋略》《失落的文明》是非常典型的校本课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产生更多的探究意愿,掌握恰当可行的学习策略及技巧,意识到人的一生离不开拼搏,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的智慧,找准人生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作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失落的文明》主要讲解古代文明的失落之谜,老师可以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全面展示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精神文化得到了有效的熏陶,能够掌握研究历史的具体方法,进而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升个人的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校本课程建设则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能够摆脱传统学习模式的束缚。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走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古迹探访活动,将恰当可行的学习策略和实践手段教给学生,丰富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渠道,真正实现学生知识学习与自主实践之间的完美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比如有的学校利用寒假和暑假的时间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活动,通过寻找族谱、参观遗址遗迹以及采访老人的形式,了解城市和家族的发展历程。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后需要收集不同的资料,并完成自主考察工作,撰写最终的论文,说出个人的心得体会。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建设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意义重大,学生可以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之中意识到历史学科学习的奥秘,进而提升个人的历史思辨能力,抓住自主探究的机会,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对个人的生存环境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其次,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课外实践的机会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出门探访历史古迹,比如历史遗迹、历史纪念馆和以庙宇,让学生自行挖掘其中的时代烙印和地方特点,探寻照片背后的历史事件。最后,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各类校园活动,让专家进学校,举办故事会报告会,通过固定专题活动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其中历史教材的分析题解读非常重要,专家可以结合教科书中的核心内容以及历史重大事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举办故事会和专题报告会,穿插人物活动和历史事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对国家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进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三、加深学生自主领悟
不管是历史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教学,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主领悟最为关键。校本课程建设能够加深学生的自主领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良性感受。历史这门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较大挑战,很多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较为浅显,难以实现举一反三。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之中,许多老师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邀请专家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民国服装知识,研究各个时期的历史风俗习惯,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习俗,学生在自主体验时能够有一个深刻且直接的认知。
另外,老师可以抓住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我国优秀的经典文章著作,赏析电视剧《红楼梦》,品读名著《红楼梦》和《西游记》,保证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能够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所区别,校本课程内容较为丰富及多元,能够更好的释放学生的天性,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肯定和鼓舞,关注后期的总结及反思,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的顺利过渡,主动调整个人的学习和行为方向。
四、结语
校本课程建设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明显的补充作用,历史老师一方面需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剖析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要求,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领悟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掌握适合自己的历史学习技巧及方式,主动利用历史知识调整个人的言行举止。
参考文献:
[1]徐丽翡. 浅析校本课程建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补充作用[D].
[2]韩文兰. 浅谈民俗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7):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