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地理的学习当中,初中地理按照类别分为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比自然地理而言,人文地理更具备感性,人文地理通过研究种族、宗教、文化、人口、经济、语言等方面来了解人文的色彩和价值。初中地理教学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抓不住人文地理教学的主干,对于人文地理的讲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知识的讲解和传授都是书中各种文字描写的堆砌。为了探究人文地理教学的正确方法,本文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认识人文地理,旨在掌握正确的人文地理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人文地理
与自然地理的教学不同,人文地理更偏向于感性的学习和认识。现行的初中地理教学一直采用自然地理教学的方法来讲解人文地理的知识和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背离了人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人文地理以“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同的种族和人口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人文地理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人类的发展形成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点在区域地理教学当中最为突出。
一、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概述
(一)人文地理知识的范围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当中,人文地理研究的主要是与人发展有关的各种要素。像是宗教、人口、文化以及语言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与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研究范围往往集中在某个区域,经过漫长的发展,人类依靠自然环境摸索出了一套生存法则,受地理、气候以及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又会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从辨证法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受自然地理的影响,同时人文地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改造自然地理,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的关系[1]。
(二)人文地理与教学的联系
从学科的角度上讲,一个学科要具备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架构,还需要有各项科学研究去证明相关的知识。人文地理的知识涉及内容面广且知识点较为繁杂,一般人很难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而在地理学科的发展当中,人们规定了自然地理到底要学什么内容,而且怎么样学习这些内容。自然地理开始以区域为单位,研究不同区域的产物、人口、农业、民族等相关概念,这些要素是人文地理学科的基本构成要素,研究和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找到一些人为现象发生的原因。而具体学习的过程需要以当地的物产为主要线索。从中拓展经济和文化等其它的学科要素[2]。
二、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一)趣味性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大多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期间也会涉及到一些运算。特别是复杂的地理图片如等高线等不容易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多是讲解与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概念,其中往往涉及到某一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探索和了解某个地区的机会,尤其是当课本配有生动的图片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用性
在人的生活当中,免不了与人沟通和交流。在漫长的历史更替和发展过程当中,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对于这些区域人民来说,有些事认为是不幸的、有忌讳心理。当去这些地方旅游时,学到的人文地理知识就能避免与人发生冲突。“入乡随俗”这一词就是对人文地理功用最好的文字描述。人文地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实际生活[3]。
三、从教学的角度认识初中人文地理知识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认识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大都来源于生活。这些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讲解人文地理知识时,不能单单局限于课本。若是割裂了书本与生活的联系,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就会变得抽象。情境教学法是教学当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能帮助学生建立对人文地理知识的认识。像是当人文地理知识讲解某个地区的宗教信仰和人口组成时,光从文字描述来看,是苍白的且缺乏说服力,这时教师需要设立教学情境,播放与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辅助学生学习。
(二)正确把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联系
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造成了处在不同地区的人民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地理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劳动人民所编写的节气表,充分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不同节气进行不同的生产活动,还说明了二者存在必然的联系。二者的联系需要学生认真把握,并同时还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三)人文地理承载了人类的文明
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会彼此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又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种族、语言等人文地理因素造成的,研究人文地理还能解释人类发展的文明现象,这对人类日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总的来说,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文地理应当和自然地理结合起来学习,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感悟,进而提高人文地理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田华静.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认识人文地理[J].读天下(综合),2018(19):170-170.
[2]曾志彬.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认识人文地理[J].当代教研论丛,2016(1):64-64.
[3]杨兴成.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学习认识人文地理[J].新课程,2015(23):59-59.